书 名: | 黑龙江经济发展报告(2015) | ||||
英 文 名: | ANNUAL REPOR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2015) | ||||
作 者: | 曲伟 王爱新 王刚 李小丽 笪志刚 马友君 | ||||
I S B N: | 978-7-5097-6936-2 | ||||
丛 书 名: | 黑龙江蓝皮书 | ||||
关 键 词: | 研究报告 区域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 2015 |
2014年,黑龙江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省的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
2014年,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第一产业增加值继续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达到1248.4亿斤(6242.2万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继续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大;畜牧业实现稳步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粮食独大”结构不利于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畜牧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粮食外运压力大;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类、农产品销售类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不足。2015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实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35条政策等重大机遇,预计全省粮食产量将稳中有进;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将增幅较大;林业因“禁伐”政策出台,发展将加快转型;绿色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将会受到重点关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大幅增长。
2014年,黑龙江省工业发展遇到了多年少有的困难。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增长4.1%,二季度增长4.8%,三季度增长5.2%,预计全年增幅2.2%左右,虽然呈现逐季上升态势,但是全国排名依然靠后,其中工业增长大幅下滑是主要因素之一。2014年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增加值低位增长,工业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等先行指标小幅回升,预计全年工业经济效益欠佳,整体利税、利润水平均小幅回落,煤炭、石油等能源产业效益大幅度下降,冶金行业亏损问题严重,这些因素制约了全省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2015年全省工业能源产业既面临量价齐跌、成本上升更为严峻的挑战,也面临食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诸多机遇。2015年将是优化结构、转变方式、稳中求进的重要一年。
2014年,黑龙江省服务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1~9月,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77.3亿元,为同期历史最好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位居三次产业之首,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3.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6.4百分点。服务业增速在东北三省继续保持领先,分别高于辽宁省、吉林省0.1个、1.5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达到47.6%,高于上年同期2.9个百分点,也分别高于辽宁省、吉林省7.2个、14.8个百分点。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对整体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贡献率达到77.9%,拉动全省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
2014年,黑龙江省在对外贸易下降的情况下,对俄贸易仍保持上升态势。2014年1~9月,全省对外贸易下降,完成进出口总额277.8亿美元,同比下降5.9%;出口额116.2亿美元,同比下降9%;进口额161.6亿美元,同比下降3.6%。在全省外贸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对俄贸易仍保持上升态势。1~9月,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值高达173.7亿美元,占进出口总值的62.5%;其中,对俄出口额62.28亿美元,增长36.4%;自俄进口额11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8%;对俄的产品出口增长10%。俄继续保持黑龙江省第一贸易伙伴地位。预计全省全年仍将是对外贸易止跌回稳、对俄贸易稳定增长的态势。2015年全省对外贸易将明显回升,对俄贸易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2014年,黑龙江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实效,有望完成年度计划。截至三季度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0.0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0.0%;失业人员再就业46.6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4%,控制在4.6%之内。此外,全省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截至2014年三季度末,全省公益性岗位新增3.59万人;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202.19万人。在全省经济增长没有达到预期增长幅度的情况下,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如此成效是不易的。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黑龙江省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落实五大规划、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的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