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
英 文 名: |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 ||||
作 者: | 剧乂文李恒 | ||||
I S B N: | 978-7-5097-5452-8 | ||||
丛 书 名: | |||||
关 键 词: | 中国 区域经济发展 研究 关系 粮食生产 协调发展 |
粮食安全强调的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其内涵至少有两点:一是从供应上看,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包括利用生产、贸易、流通等手段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二是从粮食分配上看,人们在任何时点上都能获得粮食。现代粮食安全观的核心是,仅考虑粮食的生产和供应总量是不够的,必须强调不同地区和人群获得粮食的能力,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粮食安全的保障更多地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制度的完善。
现在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粮食生产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粮食生产质和量的稳定提升,依赖区域经济各组分的相关优化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改善,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高级化、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经济空间布局合理和城乡协调发展等,同时也依赖制度的完善以及与区域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文献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当丰富,一些观点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粮食主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保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虽然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期冲突,但长期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并促进工农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易于发展大粮食经济。另外,有观点认为,工业化进程本身就是工业与农业生产的相互推进,因为工业化带来的结构转变、需求增长和生产资料供应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粮食生产的质和量。这些研究不但深入研究了粮食生产与区域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而且探讨了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的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探讨粮食主产区在未来发展中的道路选择,即强化粮食生产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和完善发展经济学关于农业区工业化的理论;二是研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进行理论提炼。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方法途径,即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战略措施,提出粮食主产区的制度建设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主产区工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促进体系和实施方案。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粮食安全对我国而言涉及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粮食主产区结构优化提升。通过对我国耕地开发使用现状的整体考察,理解农村耕地结构调整和集约化经营对粮食主产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性质,其实质是地方比较优势发挥、资源要素结构性整合和县域经济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由于粮食主产区遵循农业大省发展的典型道路,其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强调的是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时序关联,既强调区域禀赋条件对工业化的影响,又强调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对工农互促内容的重点差异,工业化不但不会削弱粮食生产的核心地位,而且增强了传统区域的自主发展能力。
二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的核心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界定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切入点,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经验,并得出对我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启示。运用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三是农业产业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产业化不仅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粮食主产区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前提。通过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路径和案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如下:加大投入,以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培育和扶持市场竞争主体,以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完善和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协调农业企业的合作与竞争。
四是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的重要途径。在详细剖析我国粮食主产区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指标,使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潜力进行综合排名,从而明确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结构及性质。
五是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与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主产区建设对土地制度创新提出了内在的要求,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粮食主产区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向,提出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应该采取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相结合的路径,以实现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六是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粮食主产区总体而言体现了传统区域发展的性质,但其发展也依赖教育投入。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纳入教育因素,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作用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但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区域,其经济增长受政府经济行为影响显著。
七是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工业化是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过程,但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更多地应该强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即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发展工业化。本部分从理论上研究了粮食主产区工业化推进的内在动力机制,并详述了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比较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推进工业化不但不会削弱粮食生产,反而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自主生产能力。
八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粮食主产区不但是农业生产大省,而且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大省。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分别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作用方面入手,通过运用2003~2010年的数据,分析显示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其经济结构的作用呈“M”型特征,即对第二产业影响较小,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较大,且效果相当。
基于上述研究,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有如下四点。
第一,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前提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这依赖对耕地的改造和技术应用,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和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增长,实施农村耕地的改造和集约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其政策建议是,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建立长效耕地改造机制;依托粮食产业工程,实现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改、用、养结合,促进传统耕作方式转变。
第二,农业产业化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政策意义是培育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主体,特别是注重发挥龙头农业企业的作用,发挥和扩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的市场意识。
第三,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本质推动力是工业化,理论和经验均表明,传统社会的现代化依赖于工业化,但工业化应该是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对政府而言,综合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禀赋条件、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及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合适的工业化战略,从而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是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升级的推动力量,而且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由于农村劳动力重回农业会显著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以应关注这一过程双向的性质差异,促进农村劳动力永久、有序、稳定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