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仪式传统与地方文化建构 | ||||
英 文 名: | Ritual Trad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 | ||||
作 者: | 覃延佳 | ||||
I S B N: | 978-7-5097-8542-3 | ||||
丛 书 名: |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 ||||
关 键 词: | 研究 道教 宗教仪式 上林县 |
仪式既是考究某一宗教知识传统承继与建构的媒介,亦是我们观察地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在中国社会中,广泛存在既受道教传统影响又具有自身仪式传统的仪式专家,他们在历史与现实中都在地方仪式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桂中地区奉唐葛周三真君为三元教主的师公即是其中之一。本书的一个核心论点是,师公作为地方上重要的仪式专家,在宗教市场中会根据合作抑或竞争关系的变化而从文本和仪式过程中承继与修构自身的仪式传统。在此背景下,师公作为能动的主体,在仪式的承继与建构过程中成为地方文化的书写与展演者,从而使得仪式及文本成为形塑地方文化的媒介。
因应以上总体思路,本书主要关注桂中地区的上林县西燕四个师公班,在梳理上林地方历史与师公宗教知识谱系的基础上,分析其师承谱系与所处的宗教市场环境,随后集中对师公之仪式承继与建构进行考察。同时,将师公的仪式文本纳入具体的仪式语境中进行讨论,分析仪式文本对于师公仪式承继与建构所起的作用。以此为媒介,考察师公仪式文本及仪式操演所蕴含的地方社会文化特征。
本书的研究显示,上林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处于广西土流官员统治的过渡地带。人群的多样性及文教的落后,凸显了乡民信俗与仪式专家之多元性。其中,西燕镇早在乾隆以前就有被当地居民称为“师公”的仪式专家的存在,他们主要为村人进行禳病仪式。不过我们无法证实现今的师公与这一时期的仪式专家之间存在师承关系。本书所考察的四个师公班最早的师承谱系只能追溯到清末时期。综合文本、地方社会历史与师公对祖师的叙述,笔者认为,现今西燕一带师公的仪式当是晚清以后才传入的。在此之前,本区已有从古零土司传入的正一派道士为当地人们提供仪式服务,他们的师承谱系可以追溯到嘉庆时期。新一类师公仪式进入本区之后,叠合了之前被称为“师公”的仪式专家的仪式角色,与道士一起共同为乡民提供仪式服务。
道士是对师公影响甚大的一类仪式专家。在与道士的互动过程中,不同地方的师公在承继仪式传统的同时,也就自身仪式及文本进行了颇多改制,这体现在丧葬仪式与社区仪式的分化上。一方面,师公在仪式中较为注重与观众的交流,透过各种表演性的环节与观众进行互动,并让观众进入他们的仪式实践中;另一方面,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他们还对仪式环节进行增减。此外,部分师公还选择与当地的仙婆进行合作,在大筵法事及日常仪式生活中相互协作。
与此同时,师公还因应仪式的变化而对自身的仪式文本加以改造,其中一些文本被创制出来。这些仪式文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地方关系较为紧密。无论是对地方仪式空间的书写,还是对社群的想象性描述,师公都力求透过文本的操演来达成一种对周遭世界的叙述与理解。这种叙述既成为师公建构自身仪式传统的一个方面,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无形地塑造了对于地方文化的一种认知。这一过程中,在文教发展比较落后的西燕、镇圩一带具有特殊意义。此外,宇宙观、孝道人伦观等仪式背后的意涵也随着仪式的不断重复而影响乡民的观念。
本书认为,师公作为本区重要的仪式专家,其核心的仪式传统是结合唱本及“宽”书而进行的仪式实践。他们的仪式文本,对仪式文本的运用方式,以及仪式展演过程,都与当地正一派或闾山派道士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师公作为能动的仪式实践者,在承继与建构自身仪式传统时,还从乡民的具体信俗出发来考虑自身仪式的展演。在此意义上,不仅乡民的生活习性成为师公的一种局内认知对象,而且师公在仪式中强调与乡民的互动是其核心仪式传统的一种体现形式。受此因素影响而书写及展演的仪式文本及仪式过程,反过来又成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