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书籍
同系列图书
相关图书

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2011~2012)

书   名: 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2011~2012)
英 文 名: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IAL SECURITY (2011-2012)
作   者: 李孟刚
I S B N: 978-7-5097-4159-7
丛 书 名: 产业安全蓝皮书
关 键 词:  研究报告 中国 2011~2012 金融 风险管理

中文摘要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世界各国屡次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甚至政治事件都不断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 2011年国际环境动荡不安,形势复杂多变,造成全球金融风险的因素不断增多。国内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全年GDP增加值为9.2%,进一步巩固了经济良性增长势头。但是,由于受到国际环境和自身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经济形势依然较为复杂,维持金融业稳定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 201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引导各个行业发展向常态回归。总体来看,我国金融各个行业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同时各个行业也表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银行业稳健发展,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证?灰抵蠥股市场呈现震荡下挫的弱势局面,债券市场发行量减少,期货市场的市场成交量萎缩,基金资产净值缩水,份额规模增加;保险业中财产险保持增势,人身险增速放缓;信托业呈现良好发展趋势,行业总收入和净利润稳步上升;融资租赁机构布局日趋合理,但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与“十一五”期间每年倍增式增长形成明显对比。 我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存在三方面不稳定因素:一是面临国际竞争的强大冲击,在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速的条件下,外资金融机构蜂拥而入,如果监管不到位,国外金融巨头将对金融机构特许权价值产生极大冲击。二是金融企业内在竞争力不足,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国际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年度国家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排名一直比较靠后,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距市场化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三是金融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监管法制有待健全,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系仍未确立。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同志“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论断充分体现了金融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和现代经济的核心,其产业安全也必将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保证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金融行业能否安全发展不仅关系到金融行业本身,还关系到相关的房地产业、制造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维护和保证金融产业的良好发展对维护国民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当前,在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方面,我国金融领域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信贷规模过大与中小企业“贷款难”并存。虽然国家为中小企业融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2012年如火如荼地建设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但是改革还未覆盖全国所有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旧存在。二是直接融资比例较小与“股市热”并存。稳健地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扩大股票、债券等证券市场规模,是今后发展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三是大量中低收入居民买不起房与“房地产热”的矛盾。近几年,大中城市房价持续上涨,房价收入比、房价房租比、投资性需求占购房目标比重等指标已远超可比国家、地区水平以及国际警戒线,房地产贷款和住宅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四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发展的不匹配日益严重,金融创新是金融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但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可能造成货币流通的不确定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系统性风险,同时还会造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必须逐步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推进金融创新管理和企业转型调整。2011年3月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功能,更好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因此,科学、系统、全面地对我国金融产业安全进行研究和评估,维护国家利益和产业安全,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控制力及对外开放的质量,进而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促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健康、稳定、安全发展,是撰写并发布《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2011~2012)》的目的。
<<
>>

文章列表

总报告

安全篇

监管篇

评价预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