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专家视点

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特点
来源:社会心态蓝皮书  作者:王俊秀   发布时间:2015-02-27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一)社会转型中物质主义价值观渐显

  一直以来,“拜金主义”被作为一种不良的价值观。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和个人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现象。心理学关注的是这种现象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即是否一些人的人格或者价值观中包含着这样的东西存在(也就是“物质主义”)?而从社会心态研究角度关心的问题是:物质主义有没有成为一种社会价值观?

  心理学家把物质主义看作是一种强调物质拥有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具有高物质主义倾向的人会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把物质获得置于生活的核心地位,二是相信物质获得是快乐的最大源泉,三是用物质拥有的数量和质量界定个人是否成功。根据对黑龙江省和深圳市共1911名居民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物质主义价值观平均值为3.53分,略高于中值3.50分;且被调查对象物质主义价值观上得分分布围绕着均值3.54分呈对称分布,中间分布略高于正态分布。调查结果还显示,黑龙江省被调查对象物质主义价值观平均得分为3.47分,低于深圳市被调查对象物质主义价值观平均得分的3.61分,且这两个群体物质主义价值观平均得分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黑龙江省被调查对象分属于哈尔滨市和某垦区,对这两个群体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比较发现并无显著差异。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特区的深圳是国内比较典型的现代城市,哈尔滨市作为传统城市,垦区作为典型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代表,这一对比结果似乎说明随着现代化的转型,物质主义价值观趋向于增强。

  男女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群体之间,不同收入居民之间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上并没有明显差异。研究生学历群体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最低。自我认同的社会阶层越高,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得分越高,这一结果与物质主义研究者认为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与自我界定成功有关。

  (二)集体主义价值观在社会转型中不断弱化

  关于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整体关系的分歧的根源就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有学者认为当今中国,集体主义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检验和个人主义的冲击。在这个越来越个体化的社会中,社会转型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我们社会心态研究课题组的研究采用House的量表测量人们持有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现实感知,其中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分量表的意义就是社会制度鼓励和奖励集体分配资源和集体活动的程度,以及人们在组织或家庭中表现出自豪、忠诚和凝聚力的程度。结果发现,深圳、哈尔滨和黑龙江垦区在集体主义价值观上的得分分别为4.64分、4.98分和5.06分(7点量表计分,4分为中间值,分数越高表明调查对象越重视集体主义),也就是说,深圳、哈尔滨和黑龙江垦区三地居民的集体主义取向依次显著增强。年龄越大的调查对象越看重集体主义。从现代化程度地区的差异和现代化程度反映在年龄上的群体差异看,似乎显示,现代化的转型程度使得集体主义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尽管从人们所感知到的现实状况看,人们大都认为中国社会更流行和鼓励集体主义,但个人所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在发生改变。按照这样的趋势,未来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将会不断趋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两年一度的大型调查CSS2013数据也支持这一观点,在问卷中列举的19种价值观中,要求被调查者选择他认为一个好社会应该具有的特点,结果集体主义位列最后一位,在7065人中只有213人选择,说明集体主义在当前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很大。

  (三)友善关爱价值观与现实感受存在较大落差

  人文取向(Humane Orientation)是社会鼓励人们对待他人公平、友好、宽容、亲切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年龄与人文取向显著正相关,年龄越大的调查对象,越持人文关怀的价值观。在社会现实感知方面,不同年龄被调查者对于仁爱友善的感受并无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和人文取向显著负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少感知到社会重视仁爱友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人文取向有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认为自己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对象,更多地感受到人们普遍关怀和体谅他人。在人文取向价值观上,垦区居民显著高于哈尔滨和深圳居民,哈尔滨和深圳居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似乎在说明,现代都市中人与人间越来越隔膜,尽管人们需要仁爱友善的人际关系,但是现实社会中这种关系越来越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CSS2013大型调查中,友善在19种社会价值重要性排序中排在比较靠后的第17位,在7065个被调查者选择的五项最重要的社会价值观中,有675人选择了友善。

  (四)人们普遍认同梦想的实现要早作规划

  未来取向(Future Orientation)是社会成员参与未来行为的程度,包括为未来做计划和投入,以及延迟个人满足,分数越高,代表调查对象认为未来取向越重要,要计划未来,提早准备,而不是接受现状、顺其自然。年龄与未来取向显著负相关,即年龄越大的调查对象,对计划未来的重视程度越低。受教育程度与未来取向显著正相关,即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认同成功应该早做准备,社会应当鼓励人们为未来做计划。但在社会现实感受上,年龄与未来取向显著负相关,年龄越大,越觉得当今社会并不注重计划未来、早做准备。受教育程度和未来取向显著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容易感知到当今社会成功需要提早计划。

  “中国梦”的实践与人们的未来取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梦”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体现,但如何实现中国梦——梦想到成为现实的路径是什么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未来取向价值观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为梦想的实现及早准备。

  (五)缩小权力等级成为多数人的观念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反映的是权力分层和集中的程度,House的量表中权力距离分量表的3个题目的均值作为权力距离价值观的得分,分数越高,代表调查对象越赞同权力不应当被平等享有,认可权力等级的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与权力距离显著负相关,即调查对象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认为社会不应该存在权力等级的区分。这是权力价值观的状况,但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感受却可能不同于权力价值观。受教育程度和权力距离显著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调查对象,越是容易感知到当今社会权力等级分化;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权力距离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认为自己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调查对象更少地感受到社会上权力等级的存在。在权力距离价值观上,哈尔滨居民对权力等级的重视程度要显著高于深圳居民,两者和垦区居民在该价值观上的差异不显著。概括起来说,在价值观信念层面上,人们都普遍认为权力应该在全社会共享、不区分等级,可以质疑权威,但是,人们感知到的社会现实却是权力集中在上层,存在权势阶级,强调服从权威。

  近年来,社会两极分化状况越来越突出,这种两极分化体现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上。人出现的底层认同和弱势群体认同反映为自认为“底层”或“弱势群体”的人们感受到很大的经济贫富悬殊和权力距离,也产生了不平等的不满情绪,这种对于权力距离的不满会使得社会更加认同缩小权力距离的观念。

  (六)人们倾向于认为社会是比较公平正义的

  心理学的正义动机理论(Justice Motive Theory)认为,人类从根本上有一种相信“世界稳定有序、人们各得其所”的动机。也就是说人们都知道世界原本存在许多不公平和非正义,但是人们却抱有公平正义的信念。世道正义观可以分为指向他人或整体的一般世道正义观和指向自我或个人遭遇的个人世道正义观两个维度。前者是一种相信他人遭遇或整个世道当然合理的观念,后者是一种相信自己受到合理对待的观念。吴胜涛等人对中国17个城市2000余名成年人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持有较高的一般世道正义观和较低的个人世道正义观,即他们相信他人的遭遇或整个世道是合理、应该的,但却认为自己的遭遇不合理、不应该。这一结果与我们在黑龙江的调查结果相似,对黑龙江被调查者一般世道正义观测量的均值为3.96分,个人世道正义观均值为3.58分。再对比哈尔滨和垦区样本发现,无论是一般世道正义观还是个人世道正义观,垦区被调查者得分均值均高于哈尔滨市区被调查者,且两地这种差异均显著。本测量采用的是6点量表,一般世道正义和个人世道正义得分都接近“有点赞成”水平。社会心态研究课题组采用公平感量表测量了黑龙江被调查者的公平感受,结果发现,“分配公平”得分为5点量表的3.35分,“程序公平”得分为2.93分,“互动公平”得分为3.22分,“程序公平”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余两项为中等偏上水平。从这两个数据的对比来看,人们感受到的公平程度并不高,人们所持的一般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观念较高,而对于个人受到的公平正义对待评价低于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七)市场化促进了人们对契约观念的认同

  随着中国社会城镇化的推进,熟人社会成为陌生人社会,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从熟人之间以经验和关系联结的社会向信任和契约维系的社会转变。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系统性保障,而这种运行系统的建立和培育的关键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推动和适应。从价值观的层面就是每个人对于契约的尊重和遵从,这要依靠社会契约观念的逐步培育和形成。

  社会契约的测量记分采用5点量表,得分越大表示契约观念越强。结果显示,黑龙江980名被调查者在契约观念上的平均得分为3.81,898名深圳被调查者在契约观念上的平均得分为3.88,高于黑龙江被调查者,统计分析发现两地在契约观念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进一步分析黑龙江被调查者中哈尔滨市和垦区的样本发现,哈尔滨市样本的平均得分为3.81,垦区样本的平均得分为3.82,非常接近,且经过统计检验两样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这一结果看,被调查对象契约观念的得分处于比较赞成水平,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深圳被调查者在契约观念上得分更高,说明在市场化进程中人们对于契约观念的认同程度在逐渐提高。

  (八)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较低

  环境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从最初的具有可视性的区域性公害,日益演变为全球性的不具可视性的环境危机,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如果没有价值范式上的转移,即从“人类例外范式”转移到“新生态范式”,解决环境问题的前景是非常不乐观的。所谓“人类例外范式”的价值观,它并不看重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该范式的大致观点是: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它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有文化;文化的积累意味着进步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并使所有的社会问题(包括环境问题)最终可以得到解决。“新生态范式”的价值观非常强调环境因素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它的基本预设是:社会生活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的,人类只是众多物种中的一种;世界是有限度的,因此,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其他社会现象,都存在自然的和生物学上的潜在限制。

  环境保护工作最为要紧的是树立全民的环保意识,而人们的环保意识又是由民众内在的环境价值观念决定的,而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就要了解民众的环境价值观念,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环保宣传和动员。

  在对北京市西城区510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中,采用新生态范式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在新生态范式量表所测量的五个方面中,居民对“生态危机”的关注最高(为5点量表的3.92),居民比较认同我们正面临由滥用和破坏环境带来的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并为之担忧;被调查居民对“自然平衡”方面的关注度也较高(3.88),被调查者认为自然界有着脆弱的生态平衡,需要保护,不应随意破坏;“增长极限”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同和关注(3.68),人们认同地球有一个承载极限,人口的膨胀和资源肆意开采都会导致地球濒临崩溃的边缘;此外,人们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也较为认同(3.67),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拥有同等的生存的权利,不能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随意改变自然环境;“人类例外主义”价值观的得分较低(2.54),说明人们并不认为人类能完全控制自然,人类活动需要遵循自然规律。

  (九)比较赞同命运可以协商的观念

  中国社会对于个体与环境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天人合一的观点来强调人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也有过“人定胜天”“战天斗地”的强调人与环境的对立关系。许多中国人没有信仰,不信奉神灵,但许多人又相信命运。个体对于自身能动性的理解会决定其人生哲学,影响其生活策略的选择,而社会中作为价值观念的命运观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行为,如我们已经很少有人相信人征服自然的绝对性,但人们依然相信人可以不断深入地认识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可协商的命运(Negotiable Fate)表述的是人对于环境控制与被控制折中的观念。人们承认环境会限制自身目标的达成,并且这种限制是个人难以改变的,但是个体仍然可以在这种限制下发挥能动作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人在可协商命运上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会是一个倾向于奋斗的人还是一个被动接受现实的人,同样,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可协商命运也会决定一个社会的行为倾向。

  在黑龙江和深圳的调查中可协商命运的得分为5点量表的3.81分,表示被调查者对于命运可协商接近于比较赞成程度。女性可协商命运得分为3.86分,高于男性的3.76分,且差异极其显著;受过高等教育的被调查者可协商命运的得分高于受过中等教育的被调查者,受过中等教育的被调查者可协商命运的得分高于只受过初等教育的被调查者,且差异显著;自我阶层定位下、中、上的被调查者在可协商命运量表上的得分也由低到高,分别为3.72分、3.90分和3.98分。

  (十)和谐是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CSS2013大型调查中,要求每人从19种社会和谐价值中选择5种,和谐排在第5位,在被调查的7065人中,有2910人选择认为和谐是一个好的社会特征,占41.19%,可见民众对和谐价值的重视。

  追求和谐是中国人最根深蒂固的愿望和基本价值。对一般民众来说,追求个体和家庭的和谐是最终目的,而对社会和政府来说,追求社会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孝鹏等把和谐分为四个维度:自我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调查显示,当前民众的心理和谐状况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民众对家庭和谐的感受最高,家庭和睦的传统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际和谐和自我和谐分数相当,处于基本和谐状态;民众对社会和谐得分最低,在5点量表中为2.94分,介于不确定和比较不和谐之间。

  (十一)几种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力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51个县(区)、604个社区完成了个人问卷10268份。

  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就一个好的社会应该包括的特征,从备选的19个社会价值观中选择5项。在全部问卷中每人严格只选5项的总人数为7065人,对这些被调查对象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排在社会价值观前五位的是“平等”“民主”“文明”“公正”和“和谐”,其中“平等”的选择比例超过了一半,后四个的选择比例均超过了40%。其次是“富强”“尊重人权”“尊崇宪法”“团结”和“爱国”,选择的比例介于25%到40%之间。排在最后的五位是“包容”“崇尚科学”“友善”“敬业”和“集体主义”,选择比例在3%~11%。

 

  本文摘自

20140924041246C

 

  《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

  主编/王俊秀 杨宜音

  978-7-5097-6496-1/2014年10月/6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