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皮书研创

皮书研究

把皮书打造成优秀的新型智库产品
来源:皮书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作者:李培林   发布时间:2016-08-16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过去,我们就一直在发挥智库的功能,但主要是提供内部报告。“新型智库”的建立提出新的要求,智库不仅是提供一些内部的政策研究报告,而且要在国内、国际发挥智库的影响力,有自己的话语权。因此,我们需要思考,这样定位的智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库产品?

  我希望把我们的皮书变成一种智库产品。据我了解,全世界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有200多种皮书报告,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够如此详细地来描述它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我们要利用已有的优势,把皮书精心打造成一种在世界上比较独特的智库产品。所以我们需要研究怎样提高皮书质量,让它能够称得上“智库产品”。我们要从皮书的影响力、话语权、学术含量几个层面来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第一本蓝皮书是1991年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第二本是我参与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我记得一开始大家首先探讨什么是“社会形势”,因为当时党和国家的文件里讲到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国际形势,从来没有提过社会形势。“形”是现状,“势”是发展趋势,所以我们研究的是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社会蓝皮书”到今天已经有23年历史,队伍已经换了好几拨人了。发展到现在,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我觉得有必要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一 让皮书成为理解中国道路、中国话语体系的载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提升国际话语权,让人们对中国道路有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国家每年都组织一些知名国际汉学家到中国进行交流座谈。而国际上的汉学似乎有衰落的趋势,因为以前的一些著名汉学家都是研究文史方面的,这些专家的年龄很大了,研究难以为继。但实际上,我认为我们观察这个问题的视角要改变。一方面,国外“汉学”(Sinology)本身研究文史类的老专家确实在减少;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国学”(China Studies)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了。现在研究中国的学问不应再称为“汉学”,而应称为“中国学”。过去,美国只有哈佛大学有中国研究中心,即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它实际上主要研究中国,是美国近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先驱。而现在,美国有48所大学都建立了中国研究中心,很多主流学者都参与到中国研究,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懂中文。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一个月都看不到有关中国的新闻。当时我觉得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在西方国家是被遗忘的。但现在,国际上几乎天天都有关于中国的报道,中国已经不可忽略,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从“汉学”到“中国学”,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我们不仅要与汉学家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与那些不懂中文的西方主流学者打交道。如果我们到国外各个大学的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去了解一下,就会知道我们的皮书是他们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渠道。

  我们要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语言、概念、命题和话语体系,来提升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影响力。现在我们有的学者、博士生做研究,都是依据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提出来的理论和假设,用中国的经验来验证这些理论和假设,以为这样才能与人家对话,这种状况要有所改变。皮书已经在国外出版了英、俄、日、韩、德五个语种80余本,但还远不能满足世界对中国发展认知的渴望,今后我们要利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平台,加大推广力度。同时,皮书也有义务和使命,要把西方传统的汉学推广到中国学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议题。

  现在我们的话语体系研究,很多仍然局限在阐释“重要意义”这样的讨论,还是没有具体到每个方面、每个学科。我们要弄清楚自己的话语体系到底是什么?是由什么核心概念、核心议题构成的?这些核心概念、核心议题有多少是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的?

  最近中央编译局写了一个材料,分析了语言翻译在话语体系建立中的重要性。其中谈到了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的翻译中,英译打破了一些传统的翻译手法,使得国外很容易理解。比如“法治”,过去我们翻译为rule of law,这是通常的译法,但是人家看不懂。现在他们翻译成governance based on law,人家一下就懂了,而且成为中国的一个核心概念。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涉及话语体系的建设,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方面有思考,努力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核心理念和话语体系,让皮书在国际上有更大的影响力。

二 努力开创新局面,让皮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这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已经用了很多心思来提升皮书质量。比如说,组织专家成立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每年评审优秀皮书和皮书报告,制定了皮书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自己的皮书每年资助40种左右,总量上有控制,获得资助的皮书需要竞争,做得不好便会调出资助行列。我们也遴选一些非中国社会科学院作者的皮书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的标识,这也是有竞争性的。当然,现在还不能说皮书学术质量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大话。有的皮书主编要求,皮书研究报告在科研成果考核中最好是一篇相当于核心期刊的论文,我们要想得到这样的认可,就要付出巨大努力,这不是领导说了算的问题,首先要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可。

  我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认真讨论一下,有什么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皮书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我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重视总报告的撰写。总报告是一本书的灵魂,总报告不仅是描述性的,也要是研究性的,总报告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皮书的水平,总报告要努力争取达到能够单独发表的水平。我们的总报告,一般是写一个领域、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方面的“形势”。这种“形势”,我们很多情况下是只写了“形”,没有写好“势”。一般的政策研究,基本是现状、问题、对策的三段式。我们的总报告,需要关心中长期发展的“势”,我们观察今天的事情,要放在一个阶段、一种趋势、一个长远发展进程中去考虑。国外的一些知名智库报告,比如布鲁金斯报告、兰德公司报告,都很擅于写一些大的“势”。写“大势所趋”,需要有较深的研究功底,需要具有这种能力和洞察力的团队。

  二是注重学理支撑。我们的皮书报告,无论是数据分析还是文字叙述,都要注重对发展规律的揭示,注重观点和判断要有学理支撑。现在的皮书报告,多数还是对一个领域的描述,描述完了就完了。有些报告提的政策建议,单纯凭学者想象,缺乏可操作性,说句实话,真正到了政策部门,别人都觉得是小儿科。所以,我们要注重材料的研究分析,要注重学理的支持。你写出的东西要符合学理的逻辑和发展的规律,要是能够揭示一些超出常识的发展规律就更好了。

  三是注重学术规范。比如说有的书有参考文献,有的书没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似乎是否必备都无关紧要,但实际上,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能够反映作者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是否熟悉。我觉得皮书是不是可以试一下,统一加上参考文献。你要把你那个领域最近几年最核心的文献列出来,让大家看一看。从事学术研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行的,学术需要积累,你要熟悉学术积累的每一个里程碑。皮书只有规范化,才有资格称之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才可以在学术界逐步树立地位。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在第十六次全国皮书年会(2015)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

  《本文摘自:皮书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2016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