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研究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
一 智库研究与普通学术研究的区别
智库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它为现代国家发展和社会管理提供意识形态和战略策略支持,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现代智库研究在性质与功能以及组织结构与研究方法上等诸多方面,都与普通社会科学研究有很大区别。现代智库具有独特的服务对象、研究对象和方式、功能和组织方式。
1. 服务对象不同
智库研究与普通学术研究服务的对象是不同的。普通学术机构,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大学里面的普通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服务“学生”,这个“学生”可以是广义的。现代智库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与企业,是为国家与社会探索和解决建设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拿出政府和企业面对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
2. 研究的对象和方式不同
智库研究与普通学术研究的对象和方式是不同的。简单地说,普通的社会科学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知识”,对已有知识进行更加清晰、更加系统的概括。而智库研究主要是以研究“问题”为主,目的是解决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它是原创性的。普通社会科学研究,其实大量的文章都是二度创造,都是案头研究、文本研究,然后把它加以结构化。不能说它没有创造性,也不能说没有价值。但这种价值和智库研究是不同的。智库研究是从无到有,讲究原创的。智库研究的主要价值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而普通学术研究的主要价值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
3. 功能和组织方式不同
智库研究与普通学术研究的功能和组织方式是不同的。这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普通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以自选题为主,要服务政府和企业,主要以交办和委托课题为主。普通学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以个体研究的方式进行,可以是局限于某一学科之内,以单一角度进行研究。而智库研究则具备综合性,智库研究着眼解决重大实际问题,首先不能局限于普通学术研究中形成的传统学科范围,同时由于实际问题的现实性、复杂性,一般情况下必须是以多专业、多学科的综合配备的学术研究团队才能胜任,要解决问题,一管之见是不行的。
二 智库发展的三个境界
根据对国外智库发展状况的了解考察以及自身从事智库研究工作的体会,我们认识到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智库研究在我看来有三个阶段,或者说是三个境界。一是专门化,二是专业化,三是职业化。
1. 专门化
智库研究的专门化是指:智库以及智库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或某项政策的研究咨询工作。从学术水平来说,研究者应对所研究的对象或在研究的领域对主要问题的前世今生、“左邻右舍”、“形”之上下等,对研究对象的由来、进程和发展趋势,对其与相关领域、问题的关联和影响及其在思想意识形态层面涉及的理论问题及争议等,都有全面的研究和清晰的了解。应当说,做到了专门化,就具备了智库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一些最好或最接近现代智库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些研究所应当说就处于这样的水平。
2. 专业化
智库研究的专业化是指:智库研究工作所需的专属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手段和研究积累。国外知名智库的研究工作都是建立在系统调研、经验积累、数据支持、信息反馈与评估等项工作为特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即形成了一种专业化的智库研究方法。
智库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化,智库的“专业化”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专业化,智库的专业化要有核心知识产权,也就是专门的技术。我们现在的智库,经常采用采样法、大众抽样法等分析方法,但这些都不是“专门”的技术。智库研究与普通社会科学研究最显著的差别在于,普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般性的,如分析法、归纳法或“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而智库之所以能称为智库,关键就在于它能发展出研究专门领域与专门问题的特殊方法。一般来说,专属研究方法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不是研究对象的一般状态,而是聚焦于研究对象的运行与操作层面,从而带来更为实用和具体的研究成果,而非泛泛而论的普通知识。这类专属研究方法往往是各类智库所拥有的核心技术。智库要有创新性,要有自己的方法体系。目前,我国具有专属研究工具与技术的智库还不多。我国智库与所谓“现代智库”主要差距也在于我们还普遍缺乏国外智库具有的那种专属研究方法,因而还难以达到专业化的水准。
3. 职业化
智库的职业化是指:智库及其成员是以专门化、专业化的智库研究为基本职业和谋生手段,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智库评价系统,评判智库及成员的价值与水平。职业化就是市场演练,智库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职业化的标准。智库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就是走向职业化。就是能够用你的产品,来养活你自己,来实现你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智库。
智库说到底是一种职业,是现代咨询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学者的职业属性是咨询师,普通社会科学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其投入主要应由政府负责,评价也要由公众以一种比较宽泛而不甚精确的方式进行。而智库为特定用户提供服务和产品,其服务水平和产品价值要由用户来评判。一个现代智库要能真正站住脚,理想的标准就是能够依靠自身的研究产品而生存和发展。靠财政供养或政府支持的智库,还不能说是成熟的智库。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智库必须以提供政策规划、研究和咨询为生,商业条件、竞争环境是智库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与环境。
三 智库建设与皮书研创工程
1. 智库建设的三个基础
我国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让智库达到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需要有三个基础。第一,我们需要有适应和促进新型智库成长的机制体制。第二,要有智库人才。就政治学来讲,政治学方面的智库人才要对中国整个社会的运行、政府的政策有所了解。培养智库人才很难,这跟培养研究学者是两个概念。没有10年的调研经验是做不了智库的。第三,要有技术支撑。专业化智库的专业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需要规模巨大的数据库的支撑。
2. 皮书作为智库研究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提到皮书,想做到专业化,想做到职业化,就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需要规模巨大的数据库支撑。既然要有专业的工具,也要有专业的支撑体系,包括知识体系、方法论和结构化的数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努力,使中国开始具有了一个规模可观的智库研究的信息平台。现在的皮书,特别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皮书系列,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3. 对皮书研创工程的期待
我们的皮书,应该有一个近期的目标,就是“标准普尔”。标准普尔的母公司麦格罗•希尔公司(McGraw-Hill)成立于1888年,是一家全球信息服务供应商,最主要的品牌包括标准普尔、《商业周刊》和麦格罗•希尔教育。在金融服务领域,标准普尔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分析及风险评估服务商。在教育领域,麦格罗•希尔教育在美国K-12教育市场中排名第一,并且在高等教育及职业信息方面位列首位。标准普尔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资讯品牌与权威的国际分析机构。我期待再过十年,我们提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不叫“文献出版社”,叫“标准文献”。
最后祝皮书工程继续健康迅速发展,祝愿皮书建设取得更大成就,祝愿皮书工程培养出更多的年轻才俊。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在第十六次全国皮书年会(2015)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
《本文摘自:皮书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2016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