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专家视点

赖德胜:首部《教师蓝皮书》清晰地描绘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图谱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7-10
2012年7月1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首发式暨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厅会议室举行。
该书是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2002年开始不定期推出“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内部资料)的基础上首次公开发表的年度报告,努力将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方面,放到国际视野中加以认识,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关键教师指标相比较,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理论上填补了关于教师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空白,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对于揭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性的阶段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为该书撰写了“序言(二)”。在该书序言(二)中,赖德胜教授充分肯定了首部《教师蓝皮书》的出版,认为它“清晰地描绘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图谱”。以下是赖德胜撰写的序言全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建设一支规模足够大、结构合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和保障。
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进得来,即要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到学校来工作;其次要稳得住,即要给教师创造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教师敬业乐业,尽可能减少教师队伍的流失;再次要有提升,即教师在工作中有提升的机会和空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能使自我价值得到实现。自1978年恢复教育秩序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出台了难计其数的政策措施,使教师队伍真正能进得来、稳得住和有提升。效果是明显的,现在全国有教师1600多万人,其中中小学教师1200多万人,基本满足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穷国办大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使教育有更好更大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新的理念,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明确论述:“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如何使这些理念落到实处,成为指导、规范、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安排?我认为,理念到制度到实践的有效转换,有赖于对教师队伍建设历史、现状的数字化了解,有赖于对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质量等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
曾晓东教授主持完成的《2000~2009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简称“蓝皮书”)为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图谱,从这一图谱中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有意思和意义的结论,从而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关于教师队伍的规模,“蓝皮书”认为最近30多年来,教师供需匹配方面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规模经历了完整的“短缺—均衡—富裕”的发展阶段。这既有新教师不断增加的原因,也有学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的原因。前者是发达国家普遍经历过的,因为为满足教育扩张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增加教师的供给。后者则是我国特有的,由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学龄人口下降加速了教师富裕阶段的到来。教师从短缺到富裕的转化,影响是多方面的。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适时做出调整。
关于教师队伍的结构,“蓝皮书”用详尽的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城乡之间、不同省区市之间的教师队伍差异。我国是个典型的非均衡国家,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这决定着教师队伍在城乡、地区间的配置也是非均衡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师资的均衡化配置是一重要条件。“蓝皮书”还对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过去十年整体而言呈现出了“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那么,在未来的教师队伍建设中,是要顺应这种趋势还是要作适当干预?顺应或干预的度又是什么?如何顺应或干预?这些从现实趋势中引出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更多的探索。
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蓝皮书”试图给出多维度的描述和分析,包括教师的学历、平均受教育年限、工资水平、工作负担等。从数字可知,过去十年间,我国中小学的教师队伍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小学教师从高中学历为主转变为大专学历为主,初中教师由大专学历为主转变为本科学历为主,高中阶段教师超过90%拥有本科学历。但学历和平均受教育年限只能说明教师的潜在质量,现实质量还得取决于学校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取决于激励、评价、晋升等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教师的工资及其与其他职业工资的相对水平,这不仅关乎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更关乎教师的工作质量,关乎教师能否敬业乐业,不断提升。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已有大幅度增加,与其他职业相比甚至还有超出,但差异并不显著,而由于人力资本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明显加强,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得到提高,“为人师好”已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共识。但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说明教师的负担仍然比较重。在教师开始出现“富裕”的阶段,大班额现象的存在是教师队伍配置失衡的表现,这说明,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也有从失衡到复衡的过程。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国,从最近30多年所走过的道路来看,教师离“最光辉的职业”越来越近,但距离仍然很远。希望《2000~2009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的出版,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更多的关注,提出更多更好的对策措施,共同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事关学生,自然也事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