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皮书研创

皮书研究

原创性在皮书中的表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09-08-26

 

皮书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种成熟的图书型态,在选题上基本上实施了“权威、前沿、原创”的标准。作为有国内一流研究机构的一流研究人员参与的课题,皮书的权威性自不待言;其前沿性也由皮书内容设计上关注重点、热点等方面得以实现;而原创性却在皮书的写作发布过程中存在多种复杂的情况,这其中,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拟通过我社现有皮书对原创性不同的贯彻情况,结合具体的案例,对其在皮书写作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对作者能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 原创性概念的内涵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原创”是一个很吸引眼球的词汇,以至于很多不见得新颖的文章标题,只要在后边标注上“原创”二字就可以带来很高的点击率。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并快餐化的时代,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对原创的渴求和信赖。

社科文献出版社秉承自己的一贯出版宗旨,以“原创”作为对图书产品的一种要求,来实行高品味的定位。要说明原创性对皮书的影响,那么首先就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何谓原创?所谓原创,顾名思义,就是“最早创作”,“首创”;而所谓原创性,就是作品等具有的首先创作或创造而非抄袭或模仿的性质。

对此,谢社长在对皮书进行性质界定时也给出过自己的要求,那就是皮书要“具有原创性,它反映的是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且是经过专家或专业研究机构筛选、整理、加工过的信息 ”;“如果皮书大量引用的是别人的数据,权威性就大打折扣,政府的统计数据和资料要用,但同时必须有问卷调查”。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不仅对何谓原创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而且,更进一步强调了原创性的重要性。

原创性在皮书中的表现形式

 原创性其实对任何一种图书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是不同的图书对原创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和图书的定位是紧密相连的。具体到我社的皮书,由于将皮书定位为资讯类产品,并且要求有权威性、实效性、实证性、前瞻性,因此,原创性又有不同于其他种类图书的特殊性。笔者对此大体梳理了一下,认为皮书的原创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求采用第一手资料;第二,框架模型要求是原创的;第三,结论观点的原创性。

1.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我们强调,皮书是拿来用的而不是读的,它是一个资讯类的产品。如果说原先对这一功能定位的认识还略嫌模糊的话,那么我社最近的SSDB注册用户数据则对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表1给出了我社SSDB注册用户购买使用皮书的目的情况。

 

1  SSDB注册用户购买皮书的目的

单位:人

人群

学习参考查询数据

观点权威指导研究

案例丰富工作需要

阅读了解

关注关心喜欢爱好

老师

指定

收藏

赠书

学生

1174

1026

504

518

 

2

教育培训

778

905

524

381

195

8

6

商业企业

859

469

103

396

231

150

6

2

政府机关

1120

601

103

307

331

7

6

2

策划咨询

244

219

104

109

54

27

9

总计

4175

2194

1860

1697

1329

157

47

21

占比

36.4%

19.1%

16.2%

14.8%

11.6%

1.27%

0.41%

0.18%

说明:本表根据我社网络出版中心提供的数据略加整理而成。

 

1  SSDB注册用户购买目的分布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在11480位有效注册用户信息中,有4175名用户是本着“学习参考、查询数据”这个目的来的,占总样本数的36.4%,远远高于其他的购买目的,居第一位。图1则更直观地说明了这个情况。这说明皮书具有很强的工具功能,它是用来查阅资料数据的。这也反过来印证了我们对皮书的定位,它是资讯类产品,是工具,是拿来用的。

有需求,才会有存在的理由。既然是查询数据的目的占了第一位,从这个角度来说,皮书的数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皮书的数据资料是第一手的。如果在这也能查到,在那里也能查到,那么,就不是原创性的。也就是说,它的数据资料存在很多替代性产品。如果这样,皮书的权威性就要大打折扣,这不但会影响作者的社会影响,也会造成读者的流失,并进而损害作者和出版方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皮书要有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就是要保障数据资料的原创性。这一点做得较好的应该是社会蓝皮书,社会蓝皮书课题组每年组织问卷进行调查,进而得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比如,2007年社会蓝皮书课题组组织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 这个调查覆盖了28个省区市城乡的7140多个住户,获得有效问卷7061份。这些第一手数据资料本身就具备了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要求数据的原创性,这里面还有多种复杂的情况,对于所有的皮书来说并不一定合适,有的皮书限于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原因,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但这也是一个要求,也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对于作者的冀望,尽可能的要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2.方法模型、指标体系的原创性

 

我们强调数据资料的原创性,也并不是说别人的数据就不能引用。当然可以。数据可以是从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和一些行业协会和咨询公司等市场调研而来,但这随即就又提出了另一个要求,皮书采用的方法和模型必须是要有创新意义的,是原创性的。

采用原创性的方法模型,从自己的角度筛选、分析数据,会得出见仁见智的结论。中国经济蓝皮书就是这样做的,它每年针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用自己研发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进行分析,总量误差基本保持在05个百分点~1个百分点以内,对经济形势的分析是正确、及时的。这就是它采用原创性的模型达到的效果。中国经济蓝皮书的成功和影响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从它的内容上来说,应该说是得益于此的。此外,城市竞争力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一些基本数据有的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当然一些无法得到的数据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补充,但是侧重点年年不同,指标体系年年不同,是实现了方法的原创性的一个很好的典范。比如,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设计了自己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框架及指标体系,并且,这些框架和指标体系是针对每年不同的主题而专门开发的。这些指标体系,是使本书区别于其他品种的竞争力报告的关键所在,也是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不竭的生命力所在。比如:针对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的主题“定位”,课题组选取了综合市场占有率、城市经济增长率、综合生产率、就业机会、居民人均收入水平5个指标来对200个城市进行评估、分析;在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又开发了竞争力的新的解释框架即城市竞争力飞轮模型,利用问卷调查和标准统计数据,在200个初始指标的基础上,形成128个要素指标、33个三级指数指标、4个分项竞争力指标,从而对50个最具竞争力的解释因素进行全面的计量和分析。可谓体系完备、充分。再比如,针对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的主题“集群”,课题组建立了产业集群成长模型,包括:诱发因素、资源要素系统、服务支持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外部气候系统和地方制度系统等变量。在这个框架基础之上,课题组又研发了一套从原因和表现两方面观察和识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标体系,等等。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每年都会选定自己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设计研发一套解释框架和指标,在此不一一罗列。这些框架和模型,体现着编著者的创造性智慧,也是因为这些框架模型方面的原创性,它得到了读者的欢迎。从SSDB的注册用户购买皮书种类数量来看,继经济、社会之后,它位列第3位。这在我社85种的皮书规模里,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表2列出了我社SSDB用户购买皮书的前10位排名。

 

2 SSDB注册人群购买皮书数量前10位排名

单位:册

排名

皮书品种

数量

1

经济蓝皮书

2574

2

社会蓝皮书

1521

3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1252

3

房地产蓝皮书

1252

5

中国区域蓝皮书

1233

6

世界经济黄皮书

1057

7

传媒蓝皮书

877

8

金融蓝皮书

877

9

文化蓝皮书

701

10

旅游绿皮书

565

说明:表2根据我社网络出版中心提供的数据而得。限于时间,笔者没有统计皮书的实际销售情况。尽管SSDB注册用户在反映我社皮书销量上是非常不完全的,但还是希望能够借此起到以窥豹斑的作用。

3.观点结论的原创性

 

采用了第一手资料,构建了独特的指标模型,还要求给出专家的观点。皮书集中了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这也保障了它的权威性。但是,皮书的原创性不应仅仅体现在数据的呈现、资料的罗列上,以及使用的科学的方法或模型上,它还要提炼、分析、归纳出专家的观点或看法,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要有自己独到的趋势分析和政策建议。

我们总说皮书的权威性,那么它的权威性体现在哪里?那就是它体现出来的专家的眼光、专业的视角。它不是泛泛的新闻分析,也不是政府工作报告,它要求有事实、有分析、有结论。如果说事实体现在第一手的数据上,而分析筛选体现在模型和指标的构建上的话,那么结论就体现在专家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某些或某一领域的或宏观、或微观的趋势性分析和政策性建议上。

这也是皮书的读者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或者说需求。这一点也可以从上面的表1中反映出来。从购买使用皮书的目的来看,有2194位读者是出于“观点权威、指导研究”这种动机,占全部样本数的19.6%,列第二位,仅次于占第一位的“学习参考、查询数据”。而在表1中,选择这些动机的职业是教育培训、商业企业、政府机关、策划咨询等。

3列出了我社SSDB注册用户的前10位职业分布情况。从SSDB注册用户购买人群的职业分布来看,政府机关、商业企业、教育培训、咨询策划等行业的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分别为14.9%4.84%20.37%4.84%,这些人群大部分是那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可以说,这些读者需要从皮书里得到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皮书的出版满足了对他们进行观点指导的要求,也即他们可以从皮书中得到结论性的东西,并进而有可能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决策中。

 

3 SSDB注册用户的职业分布前10

单位:人,%

排名

 

注册人数

占总样本比例

1

 

4146

22.14

2

教育培训

3814

20.37

3

政府机关

2794

14.92

4

商业企业

1972

10.53

5

文化传媒

1393

7.44

6

科研

958

5.12

7

咨询策划

907

4.84

8

金融业

579

3.09

9

建筑设计房地产

432

2.31

10

IT

285

1.52

 

 

这进一步要求皮书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经过对资料的分析、筛选、提炼,要得出专家的结论。这个结论不是人云亦云的,它是创新的,它可以是趋势性的,也可以是政策性的,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今年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经过自己的分析提炼,得出了中国社会正处于“刘易斯转折点”的结论。“刘易斯转折点”简而言之就是在此这个转折点之前不论有多少新增就业,工资都不会涨,这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在这一点之后劳动供给不再是无限的,工资开始上涨,人均收入开始实质性地增长,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经济增长。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课题组预测,如果粗略地把劳动年龄人口看作劳动力供给的话,其净增量不能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情形,将会发生在20042009年间的某一年。接下来,2013年前后,曾经为改革开放期间中国人均GDP高速增长作出1/4以上贡献的人口抚养比,将停止其长期的下降而转为提高。大约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降为零。这种人口结构变化的大趋势,必然在近些年的劳动力市场上,以我们以往从未见识过的方式表现出来。把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就形成了所谓刘易斯转折点。对于这个著名的转折点,刘易斯本人没有亲身见到过,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经历这个转折时,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已经抛弃了二元经济理论分析范例。因此,如何应对中国正在迎来的刘易斯转折点,是中国经济学家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政策挑战。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这一结论就是实现了结论的原创性的很好的例证,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笔者以为,原创性是图书产品的生命。甚至可以说,原创性也是得以讨论一部作品是否权威、前沿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原创的,才有可能是权威和前沿的。运用第一手的数据资料,通过科学的方法建模,进而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某些或某一领域中的重点或热点问题给出自己独特的趋势分析和政策建议,这就是皮书的原创性。

如何实现皮书的原创性

从原创性的概念要求和表现形式来看,我们认为,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障皮书的原创性。

首先,皮书中的文章在出版之前,不应该是发表过的。这种发表是广义的,既包括在博客、BBS上的发贴,也包括在正式出版物上的发表,甚至还包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发言等等。要知道,信息的提前公布和透露会一些皮书失去媒体和大众关注的兴趣点,使本来受大家关注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由于失去了悬念而成了炒冷饭。这一点,我觉得城市竞争力做得比较到位,在正式出版之前,甚至连年度主题都不透露。而一旦发布,达到的效果就非常好。

其次,严格采用第一手资料,用科学的方法建模,并得出专家的结论和观点。对于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不错的社会影响的皮书,作者要注意维护,继续努力,并有所创新;对于那些品牌还有待提升的皮书,作者应该找准自己皮书选题的重点、热点问题,态度认真、作风严谨的做好、做精皮书。

再次,参考有经验的或做的比较成功的皮书。我社每年的皮书工作会议都召集皮书的编著者进行探讨,这对平常忙于科研工作的作者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不同的皮书品种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信息共享。而且,我社也会在这方面给大家提供更大的便利和更多的经验。

 

以上只是笔者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还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