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皮书研创

皮书研究

杨保筠:对2012版《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的五条建议
来源:  作者:本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2-07-09
2012年7月4日,由云南大学国家关系研究院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厅会议室举行。杨保筠、翟崑、周方银等业界专家,该书主编刘稚,副主编李晨阳、卢光盛,我社社长谢寿光、人文分社社长宋月华、人文分社古籍文献编辑室主任魏小薇、责任编辑黄丹,以及十余家媒体记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外交部亚洲司东盟处处长程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翟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周方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当代亚太》编辑部主任高程等与会专家,围绕着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1~2012)》发布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讨。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保筠指出,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1~2012)》内容全面,全球性强,社会各界都可以从中了解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情况。他建议,今后可以增加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并提出了五条颇具针对性的建议。
1.更好地提高该书对决策机构的服务价值,提高可操作性,增强可预见性。
2.进一步加强该书的学术价值。
3.进一步加强该书的资料价值。以资料、图表、参考资料列表等方式,一目了然地展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4.进一步加强该书的年度性特点,篇章结构上,既有延续性又能体现各个年度的特殊性。
5.进一步加强该书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加强对展望的回顾与检讨,对误判进行适当分析,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误判并非不权威,准确性本身就带有权威性的意味在里面。
最后,杨保筠教授鼓励道,万事开头难,《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相信随着编撰机构的不断完善,今后会越变越好。
(以上文字由我社皮书评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荣根据杨保筠教授现场发言整理,未经杨保筠本人审定)
相关阅读:
中国与柬、老、缅、泰、越六国共同参与的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是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次区域合作,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最早、成效最大和最具示范意义的区域合作,已成为我国构筑周边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新格局的战略依托。为追踪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展和趋势,从2011年开始,由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每年度的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蓝皮书系列”之一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今年出版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1~2012)》已是该蓝皮书的第二本。
 
 
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1~2012)》运用国际关系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2011~2012年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点、热点问题,分析和展望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趋势,并对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推进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本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总报告”对2011~2012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进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发展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和展望。第二部分“专题篇”就本年度中较为突出的次区域互联互通、航道安全、区外大国因素、公共外交、跨境合作、水资源开发、禁毒合作、金融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分析,并对新形势下我国进一步推进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第三部分“区域篇”则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相关国家和地区入手,着重分析各个成员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及其对次区域合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介绍相关成员的具体规划和政策措施并分析这些举措对次区域合作组织所产生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