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研创团队

课题组动态

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何苏六教授
来源:人民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3-10-22

      编者按:

  纪录片是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几代人潜心研究的学术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传媒大学的纪录片研究一直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拥有一大批纪录片研究界的权威专家和著名学者,培养了众多纪录片优秀人才,蔚为大观。2010年11月,新建立的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立足国家级重点学科新闻学、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的学科优势,整合政界、业界与学界多方资源,汲取、传承前辈们的文化积淀,以国家高度、学术品格、人文意识为指南,用中国的视角对纪录片及相关领域进行综合研究,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作深层关注和谨慎引领,力求创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纪录片话语体系,为中国纪录片的全球影响力拓展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期封面人物有幸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何苏六教授,让我们一起聆听他对纪录片研究的真知灼见及对中国纪录片事业和产业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

 

  何苏六: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主编,2011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暨首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大型颁奖典礼的总策划、总导演,“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首创者,“纪录片综合评估系统”首创者。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广电总局“十佳百优”理论人才入选者。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主编)、《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主编)、《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专著)等,总计10余部。纪录片《母亲,别无选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纪录片《迁徙的人》获2007年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先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六届国际青年电视节评委会副主席、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委、第11届长江韬奋奖评委等。

 

  记者:何主任您好,很高兴能邀请您来做本期《今传媒》的封面嘉宾!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基本情况及您担任主任以来中心取得的主要成就。

 

  何主任:感谢《今传媒》的诚挚邀请!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纪录片研究所,2010年11月26日升格为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个直属科研机构,也是学校重点支持建设的纪录片机构!纪录片的研究、创作、人才培养包括与之相关的方面,在中国传媒大学历来都有一个好的传统,时间较长,积累较多,成果显著,目前活跃在国内纪录片界的很多大牌导演都是出自传媒大学,比如《大国崛起》、《故宫》、《舌尖上的中国》、《走向海洋》等纪录片的创作者。

 

  在2010年11月26日中心成立时,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力支持。国家层面上开始扶植纪录片,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倡导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娱乐至上,但娱乐之后留下来的东西很少,反而会给社会或者一代人把一些文化的、传统的东西稀释掉,对国民的素养和整个社会文化的气质构建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开始了对娱乐进行纠偏,防止过度娱乐化,一些媒体、社会文化学者都有这种呼声。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的着力点就在于通过纪录片这种文化味较重,相对于那些娱乐节目来讲,是严肃、严谨、科学的文化产品,作为整个文化生态中的组成部分,不要过渡边缘化,要有他自己的位置,让喜欢的人能看到好的片子,让有能力的人能够有机会创作出好的片子,而且大家可以分享交流!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一方面是历史上就有对纪录片一以贯之的理想,另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做一个引领和鼓舞,当时就确定了中心的16字方针“国家高度,学术品格,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中国传媒大学的苏志武校长对中心有很多政策支持,促使中心有个很好的平台。目前,中心涉及到政策研究,给政府部门提供智力支撑,产业研究,行业标准的研究,国际交流,学术论坛,包括高端人才的培养等。特别是一些重大题材的规划,为国际、国内纪录片界的交流搭建了一个较好的学术平台,比如,中心成立的第一年推出了3个主要项目,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立足平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年度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汇集了中心很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以及各方面的资源。2011年出了第一本《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是首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包括整个纪录片业态的现状描述及发展方向,包括国外同行业,是一个全方位的总结。

 

  第二件,是纪录片评估体系的建设。中国纪录片要进行产业化、规范化的发展,进行国际化的交流,就要有一个标准,因此中心就研发了国内首套纪录片评估系统,系统包括作品的评估,包括商业、学术、主流产品;人的评估,不同的岗位包括导演、摄影、制片人;机构的评估,包括生产能力、营销能力、传播能力等。这套评估体系,第一填补了行业空白,对整个行业提供了标准和规范;第二可操作性强,目前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看,都对评估体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不过目前是试运营阶段,国内的各大机构包括国外的一些知名纪录片制作机构也都在用这套体系作为测试工具。

 

  第三件大事,就是“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的设立、评选和颁奖,其中参评的作品也是用这套评估体系来评的,事实证明效果很好。“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也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所做的开创性成果之一,去年是第一届,对一百年的中国纪录片做了一个梳理。去年的关键词是致敬,致敬的意思就是对纪录片人、纪录片行业,让社会更多的人知晓,让媒体更多地关注,所以在大会上用一种庄严的,有仪式感的形态来展现,是去年纪录片和文化界的一个焦点!这三件事对中国纪录片界做了一个研究方面的补充,在有些方面建立了一个标杆,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获得了比较高的评价。

 

  记者:据悉,“皮书”一词,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现在普遍认为,“皮书”是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某一方面的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目前在我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业已成为图书市场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品牌。2011年,您主编的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1)》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后,引起极大反响,您怎么看?这本皮书有何特色?

 

  何主任:2011年是第一部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用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连续五年的调研数据,较全面地收集了国内研究纪录片生产传播营销机构的数据,对这些数据整理归纳分析之后,对中国纪录片业态有一个比较客观全面的描述,蓝皮书里面包括很多的产业报告,院线情况等方面,第一次对中国纪录片做了一个全面的盘点梳理,有人评价它是中国纪录片的“Google(谷歌)地图”。

 

  之前一些相关的书只是碎片式的,现在是一个全面的描述分析,许多纪录片业界人士感觉它适时、适用,并且有很多启发。这本蓝皮书,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如“格局”、“布局”、“开局”等,“格局”是指整个中国纪录片的格局,“布局”指在新时期里中国纪录片从各方面,高端的政策,中端的管理部门包括国家电视台,低端的生产机构等,对新的布局展开了应对之策。

 

  此外,我们也提出了一些预测,把2011年定位新的“开局”之年,很严谨地来探讨纪录片的现状、走向和未来,有学理性,有现实价值,也有实用价值。

 

  记者:2012年11月底,您主编的第二本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2)》出版后,再次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这次又有哪些新的亮点?

 

  何主任:2012年的纪录片蓝皮书比第一年做得更加扎实!2011年的一些预测在2012年不少都已经实现,2012年有很多大的纪录片事件,对纪录片的发展来讲有一个很好的呼应,国家的扶植政策,《舌尖上的中国》事件、纪录片频道社会化的创作等,新的机制和理念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我们2012年的纪录片蓝皮书也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述,“制造”、“营造”、“打造”、“创造”,对中国纪录片的生产规模、形态作了研究,对纪录片发展环境作了分析,包括纪录片传播,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环境分析,也对于在新的多媒体、新媒体、媒介融合环境下,纪录片在生产传播以及产业化方面等带来的新现象作了一些分析,这也是一个新的亮点。今年的蓝皮书中,多了很多专门化的产业报告,新媒体、民间纪录片、城市电视台的,院线的包括纪实频道、国外一些纪录片机构的生产和经营模式等,纪录片业界人士看过之后认为很有参考价值,很实用,既体现了中心核心的研究成果,也吸纳了一些业界、学界,包括国外一些智慧来共同打造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新思路。有两个新增的专题:少数民族纪录片专题研究,对国内主要少数民族的纪录片作了一个盘点;国外纪录片文化政策专题研究,包括法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的纪录片政策,这也是今年蓝皮书另外一个重要特色。

 

  记者:2011年12月,由国家广电总局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承办的“光影纪年:中国纪录影像世纪盛典暨首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声势浩大。作为盛典的总策划、总导演,您能简单阐述一下吗?

 

  何主任:这个盛典2011年是第一届,主要是致敬,要让社会、媒体、领导,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对纪录片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了解这个社会尤其是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期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文献书写历史的作用,引领社会,唤醒凝聚民心,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就用了一个比较有象征性和仪式感的大型活动,在人民大会堂走红地毯,大家都很感慨,汇集了500多位中国纪录片同仁,在这样一个场合这是空前的。2011年是中国纪录片百年盛典,回顾纪录片百年来的风雨历程,大家都很感慨,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也让社会其他各界的人感受到纪录片人及纪录片本身特殊的品质、精神和文化气质,效果非常好,我们设立了9个学院奖,获得者包括最早的延安电影团,荷兰的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他对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在很长时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纪录片的创作前辈陈汉元先生、刘效礼将军,中央电视台高峰副台长,中国教育电视台康宁台长,纪录片界名气很大的导演康健宁先生,国内第一个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的总监应启明先生,纪录片教育家朱羽君先生,从各个方面对中国纪录片百年作了一个梳理。

 

  记者:刚刚过去的2012年,同样在人民大会堂,第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落下帷幕,是否意味着“光影纪年”已经成为纪录片界的年度盛典,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您有何期待?这将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何主任会成为年度性的学院奖项,每年举行。中国纪录片本身比较弱,和国际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是很多原因造成的,资源没有整合。以后我们会把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很多的研究成果,比如说纪录片蓝皮书、纪录片评估体系这些成果,或者中心做得很多课题,更多地植入到“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的评审、颁奖晚会过程中,把很多可持续性的、有生命力的、有国际理念的、有学术品格的东西植入进来,对整个中国纪录片的多元化、国际化、规范化、产业化、学术化进行全方位的关注、跟踪、推进或者是引领,这样对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提升纪录片的生产能力、传播能力,包括产业化都会有一个推进。而且,以后“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也会慢慢延伸出来一些实质性的交流平台,包括论坛、观摩展映交流活动、高端培训等,这些需要坚守方向,把住自己的资源,同时也会开创一些新的平台,都将会对中国纪录片发展有一个正面的影响。

 

  记者:请您谈谈第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颁奖盛典,与第一届有何不同?

 

  何主任:这一届核心是对年度作品的评奖,对2011年1月1日到2012年6月30日期间的作品作了全面的盘点和梳理,与第一届相比,核心内容构成已经转移,主要是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形式上和第一届一样走红地毯,但第二届的核心词是尊重,整台晚会都体现了尊重,每个参赛作品都打在了晚会现场播放的大屏幕上,让大家都能有机会走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让大家能彼此问候、致意、分享。第二部分,是对过去20年的中国纪录片,即1993年至2012年的回顾和梳理。第一届是对中国纪录片一百年的回顾,对近20的纪录片梳理得不够细,所以今年特别设立了这么一个单元,对近20年的纪录片做了仔细的盘点,评出了5个特别贡献奖,《大国崛起》的总导演任学安、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张以庆、蒋樾,张丽玲一直关注在日本留学的华人留学生,她的《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做得也很好,我们选了这5个有价值、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人。第三部分,做了一个世界纪录片新趋势的发布,从技术语言、手段、形态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发展态势。第四部分,是具体的年度作品评奖,设置了11个奖项,最佳长纪录片、短纪录片、微纪录片奖,最佳国际传播奖、中国题材(国际制作)奖,最佳新人奖,最佳大学生作品奖,最佳外语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及评委会大奖。参评单位很踊跃,评奖的办法也很严谨,评审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心研发的纪录片评估体系,摒弃了以往的经验性的非严谨科学的评价方式,按照体系的指标参数为依据,采取了回避制度,利益相关者尤其是有媒体生产机构参评的机构人员不得作为评委。评审程序是客观公正的,严格按照学术的标准来评,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很满意,感觉和其它机构评出的作品不一样。

 

  记者:您是如何想到创办“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以下简称“学院奖”)的?作为创办者,您的理想是什么?

 

  何主任:“学院奖”的初衷,其实是我自己心中很久的愿望。参加过很多国际评奖,也当过很多评委、电影节的主席,相比之下,国内的评奖比较单一,有的时候没有一定的标准,国际的多元化可以借鉴,而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是一个学术科研机构,应该有一个学术的标准来对中国纪录片做一个全方位的价值判断,有必要在中国纪录片的评奖中有一脉是以学术为主导的评奖。我们认为,这种评奖更接近纪录片本性、纪录片美学价值,更有利于纪录片的良性发展、国际交流、跨文化传播。用中心首创的纪录片评价体系对中国纪录片做一个梳理,这是最主要的初衷,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评奖活动让中国纪录片人有另外一个交流的平台,彼此间真诚的、艺术化、无功利的交流,找到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对纪录片行业做一个吹鼓手,让其他人对纪录片投入更多的心力。纪录片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文化产业,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对文化的积淀,社会文化气质的塑造,国民素养的提升,都有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此时代背景下,包括成立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编年度性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创办“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等,您做的所有努力都与纪录片有关,都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密不可分。在这过程中,您做了很多前人所未作的贡献,觉得成就如何?

 

  何主任:还是让业界、媒体、学界去评吧,自己努力在做一些有开创性的、填补空白,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做了一些前瞻性的东西,整体来讲或者是从效果来讲、同行的口碑来讲,做得还可以。当然,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上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比如创作方面,中心也一直在计划要有自己的作品,这也是2013年做的很重要的一块,要做一些标志性的作品出来。此外,“学院奖”的品牌推广、影响力方面,也想做得更加专业化,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这需要更加专业的营销团队,学术内涵、标准我们没有问题,品牌的营销推广方面需要更多的心力来做,要做得更加细致一些。

 

  记者: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纪录片能够源源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在哪里?

 

  何主任:纪录片主要有记录、文献的功能,本身就是记录现实,现实本身就是纷繁多彩,不断在变化延伸的,题材源源不断。而且,纪录片的品性也和现实一样永远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纪录片记录一个过程的时候也一样,它有无限的魅力,它有传承文化的功能,有极具跨文化传播的功能,文化折扣率最低,是跨文化传播交流最好的一个产品、一个载体。如果经营的好,也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它的产业链、营销模式、生命周期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舌尖上的中国》所带来的轰动,包括国际上有一些纪录片传播机构、营销机构的成功,说明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纪录片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记者:除了以上大手笔的浓墨重彩,近二十余年来,您在日常教学、科研、创作、行政及多种国内外学术交流、社会活动方面等,也都细心勾勒,博学多能,取得硕果累累,有学生评价您是,“诗人气质导演风范,领袖才华学者型男”。您成功的经验能否跟读者分享一下?

 

  何主任:很简单,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是自己的原则。首先,做事的格局要大一些,从大一点的格局去思考、去做,可能事情会更有意义一些。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的事,特别是大的事情也不多,要在一个大的格局上去设计,做有价值的事情。其次,要创新性地去做一些事情,没有人去做的事情要开创性地去做,这样才会有人关注,有影响力,做起事来才会有激情。第三,要做有现实意义的事情,真正有大的影响的不是小众的事情。现实是这个行业,这个社会需要的东西,这样才能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才能有人来呼应,这也是特别重要的。第四,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做得很勉强,想象力就会差一点,状态也会受影响,所以还是做喜欢做的事情。我比较喜欢阶段性地做一些事情,一个阶段做一个事情,就会特别投入地去做。当然,弦也不是一直绷在那里,有时候也要松下来,绷紧的时候全力以赴去做,有的时候也会很休闲,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太忙乱,比较从容。因为对做的事情心里比较有数,包括它的出发点、过程以及结果、后续的影响等,都在自己的设计当中,所以做起来比较从容。最后,要特别感谢领导、朋友、同仁及自己的团队鼎力相助和支持,个人的成功需要很多因素。

 

  记者:其实,您的运气也不错,早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您的纪录片作品《母亲,别无选择》就已经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国际青年电视节大奖”,起点很高。您怎么看?

 

  何主任:自己还是比较幸运,有些好的机会。当我认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特别专注,我会全力以赴,调动各方面去实现它,包括学生时代的作品,那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之前我连摄影机就没有摸过,更不要说编辑机房,都没有碰过,都是一个人一边摸索一边学习,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自己通宵学习摸索,通过这部片子学会了技术语言的东西。以前没学过电视、电影,和同学比,自己是少数,非科班出身,读研究生的几年我花的心力,看的书要比他们多,加上自己的人文素养还不错,对做纪录片来讲这一点是最难得的,对人的人文关怀,对人的共通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关怀,这些对做纪录片尤其是国际交流很重要。总之,有一些运气,但是了解背后这些之后,就不光是运气了。

 

  记者:多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由您担任评委会主席的影像大赛“半夏的纪念”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给很多对纪录片怀抱梦想的年轻学子搭建了一个初试身手的平台。作为这项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能谈谈您的感受吗?

 

  何主任:这个平台经营了快十年了,是国内大学生中有影响的一个品牌和平台,也是我投入、用心较多的一个活动。我也会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一些新闻气质,纪录片的气质带到大学生作品的评选当中,这个过程中也要塑造一些价值,这些价值和电视与新闻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是契合的,和学科文化的气质是契合的,所以我会经常与其他的评委和老师们探讨如何打造一个特殊的学生活动和平台。这个活动缘起SARS期间,注定有一定的责任在其中。我自己的创作课当中也会让学生把这个平台当成一个梦幻般的理想平台,鼓励学生去参加、获奖,要把这个品牌打造得有光环,神圣化一些。

 

  我自己辅导学生作品的时候,按照一个大学生作品的概念去打造,要有专业素养,有新闻纪录片气质,有社会责任,这些方面有着一个很好的引导,对培养一个学生,培养一个传媒人才,培养一个记者,或者一个纪录片导演,都是可以结合起来的,这一块自己花得心力也是很多的,里面的作品越来越好。我们每年都会请国外的评委,有一定的国际化水准,对中国学生的作品,对“半夏的纪念”参评的作品,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我们做得最成功的一个标志。

 

  记者:毫无疑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是一个悠久而年轻的学术机构。作为中心主任,今年有何计划?除了常规的“光影纪年”盛典、蓝皮书发布等,还会有什么惊喜送给大家?

 

  何主任:常规的项目中也是会有创新,新的内涵植入的。2013年,我们会比较用力地推行纪录片评估体系的运行,在运行中体现价值。此外,中心网站的建设,数据库的建设会大力推进。在创作方面,力争推出令社会各界满意的由中心监制的作品。

 

  记者:2013年,新的展望,新的期待,请您对《今传媒》说几句话。

 

  何主任:陕西是个特别有文化的地方,历史给予那片土地、那里的人们特别的恩赐,注定那里的学术刊物关注和思考的东西较有分量!《今传媒》能关注纪录片,说明杂志的品格之高,有自己难得的核心价值和学术品格,希望坚守,不要轻易改变气质!最后,谢谢关注纪录片!

 

  (作者简介:赵志伟,男,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媒、影视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