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新华网北京12月30日电(戚海静)2013年12月27日新华网发展论坛邀请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和零点指标数据公司专家姜健健,共同为网友解读《2013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社科院、新华网、零点数据指标合作发布,并被收录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中。在访谈现场,两位嘉宾就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解读了房价、收入、养老和社会分化等等多方面的问题,还提到,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怎样才算是“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张翼认为,这个表述针对的是在前一阶段发展当中留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紧紧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差距。他认为,前期发展留下的后遗症,主要有五个:收入差距、地区发展差距、阶层分化、城市接纳和环境污染。
收入差距是最根本的“后遗症”
最根本也是最严重的两个后遗症,是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越快,收入差距越大。“本地居民的收入提高了,但是流动人口的收入没有随之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捆绑在户籍上的东西太多,让同一地区的不同人口无法享受均等的收入分配条件,让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随着经济发展而愈加明显。
而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同样明显,有一句形象的话可以描述,就是“看东部像欧洲,看西部像非洲”。这就导致地区之间居民的感受不一样。“同一个国家,你们分享了很多的成果,但是我们没有分享到,如西部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价格定得很低,而东部生产出来的商品全部按照市场价格送到西部去,使得西部民众没有跟上一轮又一轮的发展步伐。”张翼认为,不平衡的地区发展,让东西部地区在市场化的资源和商品交流中没有处于平等地位,这导致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距再次拉大。
收入差距导致阶层之间 “相处难”
收入不同,直接导致了显著的阶层分化。“有些阶层的子女感觉自己的阶层有上升的机会,但是有些人不但没有上升的机会还下降了自己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位置。”
阶层的分化,又间接影响了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一直以来,流动人口没有市民身份,而是仅作为劳动力在当地工作,也享受不到市民的待遇和保障。现在政策开始慢慢松动,社会上要求流动人口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呼声越来越高,就有很多城市市民担心他们会抢占自己原有的资源,因而强烈反对。“本应是和谐的阶层关系,但是在利益分化过程当中,流动人口阶层和城市常住居民阶层反而出现了各方面的摩擦。最近几年的一些事件,往往就是流动群体发动的。”所以,如何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妥善处理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平衡资源分配,是城市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
最后一个后遗症,就是环境污染。这个现象之前也存在,但仅仅是暂时或偶然性的问题,最近一两年才开始长时间、大规模地爆发。
面对以上情况,张翼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建议:“希望决策者擦亮眼睛,在政策配置的时候,一方面消除原有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进我们的社会向更加平稳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