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流动性大大增强,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使得劳动力在城乡的实际分布与户口登记严重脱节,因此,当我们谈到农村劳动力的时候,实际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户籍身份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即持有乡村农业户口的劳动力,无论其是在乡村就业还是在城市就业;二是指常住地(6个月及以上)意义上的农村劳动力,即无论其户口登记地在哪里,但其就业的常住地是乡村。两种含义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是有交叉的。前一种含义的农村劳动力最典型的划分方式是将农村劳动力分为两个人群,即农业劳动力和农民工。后一种含义的农村劳动力虽然理论上包括非农村户籍人口,但是主要还是由农村户籍人口构成,他们就业于乡村,包括农业劳动力和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者。
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定义的常住人口这个口径,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为5.12亿人,农村就业人口数为3.94亿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数为2.94亿人。由于在就业时间上界定有问题,这几个数字有很大的高估可能性,并且劳动年龄人口未设上限,所以这几个口径的人口数与前面我们进行分析时使用的数据不尽相同,但是仍然可以依据普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考察。
特别有意义的是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特征。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由于劳动力大规模外出,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超过城市。而在观察劳动年龄人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作为劳动力基础的人口群体,也呈现了严重的老龄化趋势。“六普”数据显示,按照常住人口的定义,在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而相同口径的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年龄构成则是16~20岁占10.2%,21~30岁占21.3%,31~40岁占21.9%,41~50岁占19.7%,50岁以上占27.0%。相应的,比较农村与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和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可以得出与此十分相似的结果。
而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显现出老龄化程度更高,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3%,41~50岁为26.4%,50岁以上为34.6%。换句话说,在农业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年龄组人口占到61%。
反差最大的是把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与农民工(包括本地和外出农民工)进行比较。结合普查数据和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可以看到,2010年,农业劳动力中30岁以下人群比重只有20.1%,50岁以上的则有34.6%;而农民工这两个年龄组的比重分别为42.4%和12.9%(见图1)。
不仅如此,这里显示的农民工中有38.8%是未出乡镇的本地就业农民工,如果与更为年轻的离开本乡镇的外出农民工进行比较的话,年龄反差要强烈得多。例如,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1年,在本乡镇就业农民工中,有60.4%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而在离开本乡镇外出的农民工中,40岁以上的仅占18.2%。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及其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这里,我们将其放在农村的背景下做一些补充性描述。
首先,我们已经知道,由于青年人受教育程度更高,年龄成为劳动力外出的一个优势,所以留下的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程度远远大于农村非农就业者以及外出农民工。
其次,在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农、林、牧、渔业和水利业生产人员占74.8%;女性务农的比例为79.7%,略高于男性的70.6%。
最后,由于统计数据仅限于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所以我们看不到小于16岁人口参加农业劳动的情况。但是,依据经验我们知道,在农业中未成年人帮助家庭劳动是存在的,而受雇于非农产业则较为少见。综上所述,人们通常把农业生产中的劳动者形象地称为“386199部队”,是有一定道理的。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P234-23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