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作为全市重要组成部分,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四个中心”功能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使命,需要对未来建设发展思路进行新的思考。根据各功能区所处发展阶段以及全市对各功能区所在区域的定位要求,将“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进行分类。重点从开发强度、发展导向等方面提出各类功能区的发展思路。
一是对位于中心城区的功能区,坚持减量提质发展。比如,商务中心区、金融街、中关村在中心城区的园区等这类功能区所处区域特殊,是首都核心功能主要承载区。未来,要执行全市“减量规划”战略,不再新增建设用地;对于中心城区内的功能区因功能疏解而腾退出来的土地资源,要慎重考虑其腾退后的用途,优先安排建设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全面提升发展品质,同时发挥辐射作用,带动通州商务区、丽泽、新首钢等其他功能区发展。
二是对位于新城区的功能区,要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比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商务中心区、顺义临空经济区、中关村在平原郊区的分园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功能区,是全市经济增长尤其是现代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区。未来,要在强化其经济增长功能的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实现职住平衡。同时,做好承接中心城区的相关功能和产业。
三是对其他功能区,坚持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比如,奥林匹克中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新首钢。前三个功能区处于中心城区,但目前集聚高端产业要素的能力较弱,未来要高标准、前瞻性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好地下空间资源,实施适度发展策略,避免大量人口聚集;而对于中关村在生态涵养区的分园是首都生态屏障重要区域,未来要坚持把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放在第一位,因地制宜提升旅游休闲等服务功能,重点发展全域旅游、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
(参见《北京蓝皮书: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第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