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非洲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尽管新兴援助力量在推动非洲减贫中作用提升,但是由于DAC国家预期对非贡献率持续下降,非洲国家的发展筹资前景仍不容乐观。基于此,国际社会急需整合援助资源、提高援助效率。
黄皮书指出,2015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ODA)比2014年实际下降8.9%,但是对非洲的援助比上一年实际增长了6.3%,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第一,DAC国家总体对非洲的援助占比从2014年的平均27.09%降至2015年的平均24.96%;第二,22个非洲国家接受的援助金额出现下降。其中降幅最多的是毛里求斯(39.23%)、科特迪瓦(36.71%)、佛得角(33.83%)、纳米比亚(32.34%)、圣赫勒拿(30.17%);第三,重点受援国未发生变化。前五位分别是埃塞俄比亚(35.29亿美元)、坦桑尼亚(28.44亿美元)、刚果(金)(28.29亿美元)、肯尼亚(26.92亿美元)、尼日利亚(26.46亿美元)。第四,重点援助领域也未发生变化。获得最多援助的三个部门分别是:社会基础设施(占46.08%)、人道主义援助(占16.07%)、经济基础设施(占13.87%);第五,方案援助仍是发达国家主要采用的形式。
2015年,非传统援助力量对非洲援助又上新台阶。其中,新兴援助国对非援助达到7.7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了1.8倍;盖茨基金会对外提供的援助金额达到29.9亿美元,其中对非援助约占其援助总额的1/3。
2015年,中国对非援助再创佳绩。第一,启动运作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12月出席中非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时宣布成立中非产能合作基金,首批资金为100亿美元,主要投资于非洲地区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金融合作等领域。第二,全面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从执行层面上,中国以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大援外培训力度等多种形式推进 2030 年议程落实。从机制构建上,中国希望促成联合国主导进程与G20落实工作的相辅相成。第三,倡导中美非三方合作共建非盟疾控中心。2016年6月中、美、非三方一致确认非洲疾控中心建设应以非方为主导,中美在充分尊重非盟及非洲国家意愿的前提下,计划在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方面提供支持。第四,成立新开发银行。作为金砖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开发银行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目前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资不足的问题,补充和完善全球发展合作网络。
当前在DAC国家预期对非贡献率持续下降和非洲发展筹资缺口加大的背景下,整合援助资源、提高援助效率成为国际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未来在现有对非援助规模难以扩大或缩水的情况下,扩大促贸援助规模、积极开展三方合作或许是今后发展援助的趋势。
(原文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