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蓝皮书: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
蓝皮书指出,疏解首都教育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出现的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承载负担过重的矛盾。当前,在首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资源供给不能满足人口增长需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学校办学与产业布局不符;在高等教育领域,专业重复设置等问题突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办法是将不符合首都城市定位的教育资源向外疏解,实现教育要素与外界能量进行交换,保持首都教育系统自身的活力和健康。
1. 人口急速膨胀导致基础教育规模供给过度匹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中,河北省人口占22.1%,领先其他地区。外来人口不断涌入不仅令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令教育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2011~2014年,北京市各级教育外省市学生逐步增加,幼儿园借读生从7.91万人增至10.1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7.43%;小学借读生从28.91万人增至36.85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4.88%;初中借读生从8.08万人增至10.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3.36%;普通高中借读生从1.72万人增至1.8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0.48%。近年来,北京市教育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大幅提高,努力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外来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快,首都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区激增的学生数量对教育资源存量产生了稀释效应,首都需要同步解决“有学上”和“上好学”的问题。首都教育“升级”发展要坚持公平与质量并重,特别重视分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与北京市户籍学龄人口高峰到来产生的叠加影响,在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同时,根据首都城市人口调控目标,合理布局新增教育资源,引导人口向城市发展新区合理流动。
2. 产业布局调整导致职业教育类型供给过度匹配
未来北京产业布局和发展的方向将突出高端化、服务化、聚集化、融合化、低碳化,致力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模式,因此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素质培养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已经超过1万元,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但是中职学校的规模和招生人数却逐年萎缩。2011~2014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7.9万人下降到4.46万人,下降率为43.54%;在校生数从21.38万人下降到16.71万人,下降率为21.84%;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从9096.94元提高到13473.07元,增长率为48.11%。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与产出规模的矛盾,一方面说明北京中职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部分行业技能型人才紧缺而职业学校难以供给,职业学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与企业需求仍有差距。首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发展重心需要结合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对于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专业要撤并,对限制性发展产业所涉及的专业要撤销;在业已形成的以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文化教育类、公共事业类五大专业为主导的专业格局下,重点支持面向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等优势高端服务业的专业发展;重点加强一批紧缺人才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如养老、社区服务等。
3. 忽视特色发展导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重复匹配
首都高校的专业门类齐全,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和首都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设置不足。由于一些专业投资成本少、运转便捷,一批学校忽视自身办学方向和发展特色开展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全国高校新增专业一览表显示,201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中,京津冀地区高校新增本科专业154个,其中工学专业53个、文学专业41个、理学专业21个、管理学专业16个、教育学专业9个、历史学专业4个、法学专业3个、农学专业3个。虽然新增的文科类专业与理工科专业数量相当,但是在新增的文科类专业中,重复设置的专业较多,如商务英语就有4所高校同时增设;一些专门类型学校开设与本校特色相去较远的专业,如农业类大学开设文秘教育专业、金融保险专业,理工类大学开设小语种专业等。
实际上,各专业在区域社会需求和自身发展规律等方面存在差异性,重复设置专业势必导致有限的资源向这一专业集中,而影响到对其他专业的更好的支持。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导致过度输出与产业结构不契合的人力资源,造成人才浪费。“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主要是中央高校,北京是中央高校集中地区,其他地方的中央部属院校寥寥无几。这种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以及综合实力的差距,不利于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的合作,也不能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参见《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p210-2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