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蓝皮书: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
(一)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是缓解资源束缚的有效途径
资源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按照归属性质区分,可分为中央教育资源和地方教育资源;按照教育类型和层次分,可分为基础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按照参与主体区分,可分为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硬件资源;按照资源质量划分,可分为一般资源、优质资源;按照管理方式区分,可分为计划资源和市场资源。
从教育资源归属来看,当前京津冀区域中央高校过度集中在北京地区,地方高校主要集中在河北地区,教育资源各自集中。从教育类型和层次来看,区域核心地区办学层次高,京津地区主要是本科高校的聚集地,河北是专科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聚集地。从教育参与主体和资源质量来看,河北基础教育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与京津地区有差距,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办学条件差;北京、天津受地域条件限制,教育用地紧张,既不利于学校发展,又容易导致生态资源紧张。同时,三地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还没有深度开展。研究显示,北京、天津虽然具有教育服务的专业化优势,但还不足以向周边地区提供扩散性服务,也就是说,北京、天津、河北都需要扩充教育从业人员队伍。从管理方式看,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教育协同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在各地教育资源相对封闭的情况下,有必要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打破固有束缚,利用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解决各地教育瓶颈问题,为共同目标的实现开展各种创新活动。
(二)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是缩小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
教育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资源,教育资源差异过大必将阻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量数据证明,仅从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规模、各级各类教育投入方面就能看出区域间的差距。
从2013年京津冀区域各城市高等教育的规模来看,北京市在校研究生规模是天津、石家庄、保定三城之和的3倍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拉大。同时,通过观察京津冀地区各级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发现,河北是区域内教育经费投入最低的地区,北京是区域内教育经费投入最高的地区,各地区教育经费分配悬殊。从2014年京津冀人口受教育水平来看,北京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约是河北的4.8倍,而河北文盲人口比例约是北京的2.2倍(见表1)。从2014年京津冀各级各类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水平来看,普通小学方面,北京是河北的4.4倍,天津是河北的3.2倍;普通初中方面,北京是河北的4倍,天津是河北的2.9倍;普通高中方面,北京是河北的5.3倍,天津是河北的3.9倍;中等职业教育方面,北京是河北的3.6倍,天津是河北的2.8倍;普通高等学校方面,北京是河北的4.8倍,天津是河北的1.5倍。所以,搭建教育协同发展平台,让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质资源,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地区间差距,确保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是完善体制机制的创新试点
随着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逐步深入,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追根溯源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比如,由于需要跨组织活动、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思想观念、文化习惯、工作流程、任务目标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往往导致协同创新的组织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区域教育协同发展,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区域教育协同发展平台聚焦于某一领域,尊重该领域教育规律、特点和需求,将支持该领域的合作发展政策、合作发展项目、合作效果评估耦合成一个教育协同发展平台,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个区域协同发展的微缩景观。运行过程透明化、公开化,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突破现有政策束缚,建立一些新的规章制度,通过创新手段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效率和水平。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平台可以说是京津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一个缩影,一旦这个平台运转自如、条件成熟,其运行机制就可以在全区域范围内推广应用。
(四)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基础阶段
区域从冲突到一体化发展,其间大概经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冲突到独立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独立到合作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合作到共享阶段,第四个阶段是从共享到协调阶段,而第二到第四阶段被称为区域一体化过程,也叫区域协同发展。此外,张晋晋等人的研究认为,京津冀城市群的演化可分为破界、组接、交融、融合4个阶段。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处于城市群发展的组接阶段,各阶段在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基础设施以及经济紧密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构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平台,使教育产生跨城市的对接点,增强了城市间的教育关联度,有助于促进教育空间布局和谐、教育功能结构稳定、教育人口动态平衡、教育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为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构建教育协同发展平台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基础阶段。
(参见《京津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16~2017)》p3-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