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版首页| 高级检索|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皮书观点

预测未来城投行业政策将呈现四大趋势
——《中国城投行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
来源:城投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17-10-11

  2017年9月13日,全国城投公司协会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城投蓝皮书:中国城投行业发展报告(2017)》。

  城投公司扮演政府投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两种角色,未来国家出台影响城投行业的政策趋势包括以下方面。

  (一)加快城镇化向纵深发展

  地方政府利用城投平台,以政府各类担保形式实现融资,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但近年来发生多起地方政府偿付风险,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对政府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近年来的政策一再提出要规范政府债务行为,一方面,要政府债务与城投债务分清界限,规范发行债券主体,设定债务累计限额和新增限额;另一方面,政府不再为城投公司提供信用担保,城投公司融资难度加大,无法发挥政府“第二财政”的作用,影响政府投资财力。两方面直接后果就是政府财政无力支撑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

  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4%,与国外发达国家的70%~80%的城镇化率相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多样化的提升,未来城镇化建设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是一种集约化发展模式。通过2015、2016年相关政策可以看到,为支撑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国家可能会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城镇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城投公司也将迎来新一轮转型机遇,通过积极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城市运营,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既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又创造社会效益。

  (二)加快市场化转型

  坚持市场化道路是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政策大都通过严控城投公司的注资行为,剥离城投公司土地储备职责,提高城投债发行门槛等方式,促进城投公司融资平台功能的剥离,并最终实现城投公司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道路漫长,其运作模式的转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当前政策导向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化仍会是指导城投企业改革发展各项政策的核心理念。

  (三)规范平台融资行为

  随着各项法规政策的颁布,政府性投融资平台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融资行为将受到限制,平台的融资行为将更加规范化,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从目前政策执行情况看,大量城投公司依然在继续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仍在为公益性项目融资,且自身没有经营性收益,不具备偿债能力,“借新还旧”模式进一步抬高债务风险,且各金融机构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授信额度仍然很高。未来,政府将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规范,对企业融资渠道建设、项目分类融资、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行为等进行指导,对政府的注资、违规变相举债、违规担保等行为加强监督,进一步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边界,平台的融资行为将更加规范化。

  (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城投公司已成为“国资集聚地”,是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抓手。由于一些城投公司与政府部门未完全脱离,公司的业务开展依赖政府,没有独立开展业务的能力,政府又能直接干涉城投公司管理,城投公司自身不具备管理层,从而导致“政企不分”现象在城投行业广泛存在。为指导城投公司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关部门将更加关注城投公司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以科学管理、权责明确为原则,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政企关系,规范董事会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落实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同时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增强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绩效管理、投资管理、经营管理水平。

  (参见《城投蓝皮书:中国城投行业发展报告(2017)》p16-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