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初便是用来给观众制造体验的。”大卫·波德维尔在《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中这样写道。从诞生那一刻起,电影便展示出与众不同的自我特征,因为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产品像电影一样将商业性与艺术性这般融会贯通。尽管电影与文学、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相通,都是艺术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生活的艺术化构思,但是它的第一生产目的即是商业的,它因而不能像其他的艺术品一样可以被置放于象牙塔中——电影必须在第一时刻就俯冲到大众当中去,成为文化与艺术的商业传播者。正是文化工业赐予电影的“趋利”属性,使得其突出的商业性和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成为这种艺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让电影艺术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影作为文化产业中的典型业态和支柱性产业之一也已经成为不争之事实。
一 他山之石:美国电影的产业格局
在电影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电影的制作早已作为一种产业化的艺术创作在良性运转。在好莱坞看来,电影首先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符合观众的观影心理,以达到最佳票房成绩与最强的影响效果。对他们来说,电影只是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初级产品,电影票房只占其整体利润的30%~40%,真正的收益在放映之后所形成的影响力之上。因为,“1980年代以来,美国电影业早就形成了一种‘大电影产业’的概念,电影的市场是一种可扩展市场,能通过不同的发行‘窗口’在衍生市场获得高额回报。这些市场按顺序一般包括‘影院——电视计次点播——付费电视——音像租售——开路电视——衍生产品’等多级市场,此外还包括在海外发行的每一个国家和区域同样多的多级市场。”[1]正是这些电影后产品市场,共同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好莱坞电影产业体系,使得电影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美国主流文化的核心所在。
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全球票房18.45亿美元,加上衍生市场的总收益已高达30亿美元,成为好莱坞电影史上最卖座也最赚钱的电影,也变成了电影史上产业研究的经典案例。究其原因,第一,创作者对于整个故事的精心策划,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使观众真正从中体会到了生命与爱情的真谛,符合了观众对灾难和爱情的情感诉求,从而在心理上接纳了这部电影;第二,因为这部电影突破了以往的电影特技手段,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壮丽画面,给予了观众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使观众得到了全新的视听体验,从而极大地满足了感官享受;第三,在电影成功的同时,制片方并没有满足于电影票房的巨大利益,而是采取积极战略利用电影带来的热潮及时推出了后续产品,如拍摄用的仿制船的旅游参观、电影海报、明星卡片、主题服装、电影原声音乐大碟等一系列产品接踵而至,迅速延续了《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创造了更为全面的经济效益,涉足数十个行业,创造了无数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没有继续拍续集的可能,所以它的利润依旧有限,而续集电影中最为成功的《007》系列,在数十年间已赚取了30多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其衍生市场收益还不在计算内。
电影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其他行业的领头羊,引领着美国经济向前不断地发展和扩张。而整个美国资本市场扩张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美国产品不断向外输出的过程,这使得美国的国家形象能在国际上得到进一步的确立,从而不断提升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超级大国形象,而这种“文化形象的认同”反作用于经济,即使得美国的商品、资本得到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海外认可。如果说要发展我们的电影产业,对这些“他山之石”就不能不认真研究。
二 中国电影:正在崛起的产业
与美国相比较而言,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一直未形成,改革开放后又由于体制等种种原因电影业处于缓慢发展中,始终没有能够发展出像好莱坞一样完整的电影产业系统。产业发育不充分,因为产品本身的生产没有以市场为主导。将生产出的产品强加给市场,在自主观看电影的市场机制之下,这种方式必然会产生反作用,最终使得电影的销售系统/影院与顾客/观众相疏离。
2002年,张伟平投资2.5亿元给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创下中国史无前例的全球票房为14.2亿人民币的票房神话,开辟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产业化之路。在此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