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
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加速,全球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越来越集聚于那些富有产业集聚优势的创新型城市群地区,现代区域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创新型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本文从产业集群这一新的视角入手,结合长株潭“3+5”城市群的实际情况,设计长株潭“3+5”创新型城市群发展的系统模式、基本方略与政策措施。
一 现状与机遇
(一)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的现状
1.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结构
长株潭“3+5”城市群是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拓展到周边的岳阳、益阳、常德、娄底和衡阳五市。现在长株潭“3+5”城市群总面积9.96万平方公里,人口4000多万。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已确定的规划面积为8848.18平方公里。目前,长株潭“3+5”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一核、两圈、三轴、四带、五心”的空间结构(见图1)。
图1 长株潭“3+5”城市群空间结构示意
2.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集群的优势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腾飞,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为代表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亮点。产品涵盖工程机械18大类中的12大类100多个品种,长沙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此外,长沙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家电产业集群等都初具规模。湘潭比较典型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钢材压延加工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和以肉类、湘莲、槟榔为主的食品产业集群。株洲拥有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其他五市产业集群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见表1。
3.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表1 长株谭“3+5”城市群八个城市产业集群及其特性
目前,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当前,城市群内产业集群普遍存在集群经营规模较小、层次较低、产业的本地配套率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第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一方面,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合理,传统型农业还占据较大比重,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高;另一方面,产品竞争力弱,经济外向度不高。第三,中心城市竞争力不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8》从环境、基础设施、结构、开放、科学技术、人才、企业管理、文化、政府管理、制度、资本、综合区位12个方面,对51个重点城市分项竞争力进行比较,长沙仅文化竞争力刚进入前10名。第四,八个城市融合不够。长株潭“3+5”城市群在城市之间规划的协调性和全局性、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城市间的产业联系和分工关系等方面还存在“联而不合、合而不融”的问题。
(二)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机遇
一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竞争新格局的形成。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新兴国家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中国的GDP总量已于2007年超过德国,于2010年5月超过日本。世界经济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主动性。
二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加速。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的影响,要素成本的上升和外部需求的减弱,沿海地区产业出现了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中部地区作为承接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腹地和桥头堡,为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
三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构筑了重要基础。根据规划,到2015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拥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将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投资吸引力,使其成为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的汇集地,促进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 长株潭“3+5”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方案
(一)思路与目标
1.战略思路
按照“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原则,高效整合群内资源,在战略推进方式上,采取“政府推助、城市主导、市场配置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