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
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动力,发展创业型经济是当前增就业、扩内需、转方式的主要手段之一。纵观世界经济史,数量众多的创业型中小企业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浙江、广东等省活跃的创业型经济推动和加速了区域经济的腾飞。近年来,湖南省在推动创业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充分发掘创业经济潜力,更好地推进“四化两型”战略,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
一 湖南创业经济发展情况
湖南近年来对创业经济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和环境改善力度。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鼓励创业的政策密集出台,湖南省企业数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创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加快,创业经济趋于活跃,带动就业成效显著
2010年1~6月数据显示,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1]中,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所占比重超过97%,成为创业活动主战场。私营企业创业效果显著。2006~2010年上半年,私营企业数从100459个增加到174609个,年均增长约16%,企业数和注册资本已占到全部企业的66.6%和41.3%,同比分别提高3.5个和4.1个百分点,在数量、注册资本规模上都已成为最大的企业群体。带动就业人数也从2006年底的1858292人增加至2009年底的2237972人,净增379680人(见图1)。
图1 2006~2010年上半年私营企业数量及就业人数
个体工商户从2006年的979187个增加至2010年上半年的1306056个,年均增长10%左右,带动的就业人员也从2006年底的1994944人上升至2009年底的2065168人(见图2)。
图2 2006~2010年上半年个体工商户数量及就业人数
(二)创业领域不断拓展,结构趋于优化,第三产业创业经济日趋活跃
表1 湖南省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行业结构比例*
近年来,湖南省创业领域不断拓展,个体私营经济面对的行业壁垒不断被打破。除目前处于国家垄断的烟草、电信、航空、铁路、管道运输等行业外,非公经济已全面进入,其中,从事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的私营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创数量和规模都迅速上升。与2005年末相比,个体私营经济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这与政策偏重于扶持生存型创业以解决就业问题有关,第二产业创业大部分属于机会型创业,政策影响效果有限。从具体行业来看,2010年6月末湖南私营企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户数分别占企业总数的33.98%、17.80%和10.97%(见表1)。2007年底~2010年6月末,私营企业实有户数增幅较大的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2](+120%),农林牧渔业(+1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7%),教育(+72%)和建筑业(+67%);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幅较小,仅为9%和25%。
(三)创业区域分布呈极化特征,长株潭创业活力进一步凸显,中心城市的创业优势不断增强
从全省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于长株潭“3+5”城市群中,长株潭作为湖南的创业核心区极化效应越来越明显。2009年底,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市企业共计52135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64%,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长沙市,为17878户,占全省22%(见表2)。从就业人数来看,“3+5”城市群个私企业就业人数共计2683054人,占全省的72.79%。
表2 2009年湖南省企业户数区域分布
2007年以来,鼓励创业多方面措施陆续出台,各市州创业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进展各不相同,与各地的经济状况和鼓励创业政策的效果有较大相关性。从当期新开业私营企业数量来看,全省2009年全年新开业户数为160261户,比2007年全年多了9351户,增长44.4%。其中常德(107%)、益阳(93%)、永州(70%)、娄底(66%)增幅较大,邵阳出现负增长(见图3)。
图3 2007~2009湖南各市州当期新开业私营企业增幅对比
从当期新开业个体经营户数量来看,全省2009年全年新开业户数为1227292户,比2007年全年多了62206户,增长30.62%。其中湘西自治州(122%)、岳阳(99%)、娄底(65%)、永州(58%)、张家界(57%)增幅较大,益阳、长沙出现负增长。
(四)加大对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创业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改善了创业经营环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