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说:“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阶层结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决定着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义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在社会关系的主要构成要素中,阶层关系占据主导地位,阶层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关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乃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具有良好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的社会。[1]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这实际上就是把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间的关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一 改革开放进程与阶层分化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是个总体性社会,[2]总体性社会的特点表现在国家直接垄断大部分社会资源,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化程度低,纵向结构简单,是一个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社会。总体性社会并非不存在社会分层,但分层的原则是一种“身份制”,即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由此而形成某种“先定身份”规约着的不同社会成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阶层分化,主要表现在:第一,由支撑总体性社会的三大板块——干部、工人、农民所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侵蚀性的变化,出现了众多亚阶层和亚群体;第二,众多社会成员从原阶层中分离出来,衍生出了介于原阶层之间的边缘阶层和群体以及不同于原阶层的新生阶层和群体;第三,从动态上看,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先定身份原则被打破、社会成员的垂直性移动日益增多。总的特征就是社会阶层构成的细密化、流动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3]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10个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并在此基础上将十个阶层划分为五个地位层级,即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它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具体图像,认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雏形在中国已经形成。“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原来的阶层发生分化,新阶层已经形成和壮大,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层和企业家阶层。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有的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4]
阶层分化还在政治和文化价值上产生了影响。罗伯特·达尔把处于某一政治体系之内的人按照与权力的接近程度分为四种类型:无政治阶层、政治阶层、谋求权力者和有权者。[5]按照达尔的分析,人们之所以处于政治分层的不同位阶,除了个人的主观意愿外,还取决于个人对参与政治的成本-收益考量以及对个人参与效能的评估。如此,社会分层与政治分层便具有内在联系。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治分层与经济分层的区分。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是政治分层为主的社会,那时社会上人们经济不平等程度较低,而政治不平等程度较高,甚至存在较严重的政治歧视。改革开放以后,政治不平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