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北京2007年经济社会形势及2008年发展思路

    作者:王海平 赵磊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摘要:总体上讲,2007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良好,这表现为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入,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本文从国际、国内和全市发展的形势出发,提出2008年北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在工作安排中要总体把握的六个“更加注重”,并提出了2008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预期指标和调控目标。最后,阐明了2008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 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2007年是奥运筹备的决战之年。在市委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市十次党代会和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快节奏、高质量做好奥运筹备工作,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经济社会进一步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年度发展计划主要目标预计能够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进展顺利。

    (一)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初步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望达到9000亿元,增长12.5%左右,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投资、消费、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80亿元,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740亿元,增长14%左右;进出口总额达到1850亿美元,增长17%左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左右,涨幅相对平稳。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服务型经济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5%左右,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信息、商务、交通运输、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左右,增长16%,占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5%。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左右,增长15%。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高于工业增速6个百分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逐步退出,首钢实现压产400万吨,化二实现停产,有机搬迁有序推进。各类功能区初步呈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趋势。首都功能核心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创造了全市47.7%的国地税收入。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了全市50%的固定资产投资和55%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拓展能力继续增强。城市发展新区消费、投资以及工业等指标增速位居四类功能区前列,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突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和生态富民效果开始显现。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明显,实现增加值增长20%以上,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预计辖区国、地税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460亿元,增长3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0%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1.8倍。单位能耗和污染排放进一步降低。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5%和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11%,均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

    3.发展活力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提高。TD-SCDMA、数字电视、闪联等一批重大标准进入产业化阶段,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十一五”时期国家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已经有5项落户北京。软件产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技术合同成交额均增长20%以上。在京央企进入新的扩张期。建设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等8家央企成功上市;中国投资公司、京沪高铁、中影基地等相继成立,落户北京。国际高端要素流入加快。世界500强企业在京新增投资项目23个;法国兴业等7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法人金融机构;商务部在本市新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家,累计20家;具有地区总部性质的投资性公司153家。

    (二)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1.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保取得良好效果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预计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低于年度2.5%的计划调控目标。年初认定的9768户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社保“扩面提标”成效明显。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3%、92.6%、92.6%。“一老一小”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参保人数达到144万人。“一轻一重”医疗保险政策出台,灵活就业人员医保缴费基数下调30%,危重病人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城镇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标准分别调高20元、90元、150元和30元,增幅为近年新高。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补助方案及时启动,连续5个月向23万低保人群每人每月补贴20元。

    2.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财政力度加大。财政用于交通、教育、科技的支出分别增长3.4倍、37.7%和39.7%,城乡居民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出现下降,百姓得到实惠。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出台,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基础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一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项目在新城建设。40余万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