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首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首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新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框架的关键时期,随着北京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应认清现状,立足优势,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北京市工业经济的提升与发展。
一 北京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一)北京市工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的工业发展速度缓慢,规模狭小,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大体上历经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代末期,北京迅速成为重要的新兴工业基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的工业建设是从百业凋零、满目疮痍的基础上开始的,当时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路,北京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然而,工业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2.第二阶段:从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中期,是北京工业结构、布局调整的酝酿准备期
在“大工业”战略的背景下,北京工业的结构问题日益突显:1980年代末,北京的工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冶金、化工、建材以及为其配套的行业为主,这些行业占地多、耗水多、耗能高、三废排放量大。1989年,北京市冶金、化工、建材三个行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8%,用水量占全市工业用水的59%,能源消费量占全市工业的70%。当时虽然也提出过要以电子、汽车作为支柱行业,但受体制、资金等方面的影响,电子、汽车行业发展均较为缓慢,1995年,北京汽车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21%,电子工业总产值135.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0.69%,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也没有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规模。
北京工业的布局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工业用地占据了城区的中心地段,有的零散地建在人民的生活区,噪声及三高污染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而在一些远郊区县,由于没有合理规划,没有形成集中的工业区。由于一些传统工业耗能高,污染大,使得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恶化。
3.第三阶段:1990年代中期至今,是逐步推进北京工业结构、布局调整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工业为主体的北京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变化,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二三一”结构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转型。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置换使得二、三产业的变化成剪刀差状(如图1所示)。
图1 1978~2006年北京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一览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北京工业的发展也逐渐明确了思路。“九五”的后期(1998年)提出了“首都经济”的概念,实质就是要向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密集、高度开放、资源节约、环境洁净方向发展经济;在“十五”阶段提出要大力发展适合首都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现代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十一五”进一步提出要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优化,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适度发展制造业,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北京工业结构逐步转移到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化的道路上。
从工业布局来看,1990年代以来,北京工业采取了搬迁、调整的发展战略。逐步改造一些老工业企业,在京郊规划了一些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产业群,如建设开发“两城一街”(酒仙桥电子城、西三旗建材城和十里堡纺织一条街)、亦庄、顺义开发区等。目前,全市共有19个工业开发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16个市级开发区。
(二)北京市工业发展现状
1.北京市工业增长较为平稳
“十五”期间,北京市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显著,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2707.4亿元增至2005年的6775亿元,年均递增20.1%,增速大大超过“十五”规划13.4%的目标。“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4%,比“九五”时期提高2.5个百分点。[1]2006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848.5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9%,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7年1~8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