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
自2005年实施区县功能定位及分类评价以来,在各项规划和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四类功能区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更好地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对四类功能区发展成效和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功能区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为明确今后重点任务和完善差异化政策奠定基础。
一 四类功能区域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四类功能区域均保持较快发展。2006年全市经济总量比2004年增长26.1%(可比价),其中2006年核心区、拓展区、新区和涵养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2004年增长23.2%、25.7%、30.5%和25.6%(现价)。全市经济总量在空间上的分布更加符合功能定位要求,发展新区对全市经济带动作用增强。2006年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5%、49.1%、19.6%和4.7%,与2004年相比,核心区、拓展区、涵养区分别下降0.7、0.2、0.2个百分点,新区上升1.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水平普遍显著增加,四类区域区级财政收入比2004年分别增长38.1%、52.7%、44.3%和11.8%。郊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四类区域分别增长35.1%、30.0%、34.9%和51.8%。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四类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稳定,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二)差异化发展格局开始形成
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高端化、集聚化态势明显,一批特色街区成为发展的新亮点。2006年核心区服务业占本区GDP比重达89.4%,现代服务业占全市现代服务业的34%以上。
拓展区成为引领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自主创新和外向服务功能不断增强。2006年,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50.2%和45.9%,分别比2004年提高0.8和2个百分点。
城市发展新区现代制造业快速发展。2006年,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42%,比2004年提高近7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和对全市工业的贡献位居四个功能区之首。新区第三产业占本区GDP比重为39.2%,比2004年提高4.3个百分点。
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调整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生态富民效果初步显现。资源开采型产业得到有效限制,关闭固体矿山已占关闭总量的70%左右。2006年,山区特色林果、绿色养殖和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达106亿元,2004~2006年均增长率17.5%。
(三)重点建设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旧城古都风貌保护得到加强。围绕文保区成片保护、文物修缮和腾退、建设历史文化新景观,稳步推进30片文保区内的市政设施建设和危旧房拆迁改造。2002~2006年,累计拆除房屋308.6万平方米,搬迁居民11.6万户。
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六大功能区创造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26%,占全市GDP的38%,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达到106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20%。
重点新城建设扎实起步。新城开发建设的“十一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重点新城道路、供排水、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度加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水源涵养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完成生态移民8.6万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渐完善,市财政对4.6万名山区林管员和4285名涵养区水管员进行补助。截至2006年末,涵养区森林覆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分别达48.4%和57%,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6%和13%。
(四)政策倾斜效果初步显现
自2005年实施区县功能定位以来,市委、市政府在规划、投资、财政、产业、生态补偿等方面陆续制定出台了一些体现区域差异化要求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规划上,先后编制实施了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山区发展规划、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等区域性发展规划。
在政府投资政策上,实施了“两个转移、五个倾斜”,政府投资的郊区、市区比例从2003年的20∶80调整为2006年的51∶49。
在财政政策上,出台了关于完善市与区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加强了有针对性的专项转移支付。
在产业政策上,更加突出对不同区域主导产业以及高端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园区、矿区产业转型等方面的支持。
在社会政策上,实行就业“托底”、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健全社保、生态移民搬迁就业等政策。
在考核评价方面,实施了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这些规划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