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02月 |
在人类进入知识和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化产业更加受到各个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广泛重视和支持,这是因为文化产业实实在在地成为推动全球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一年里,成都经济的发展,更多了些知识技术的推动和文化要素的渗透,更多了些文化产业的积极努力和贡献。以金沙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的推进建设为标志,成都的文化事业得到高度的重视和空前发展;以传媒集团的筹建为标志,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得到实质性进步;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尤其是文化产业园区的不断形成为标志,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集聚发展的新阶段;以成都市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标志,文化要素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效应作用更加明显,成都作为文化旅游名城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一 2006年成都文化产业新发展
2006年是成都的产业发展年。作为具有丰富文化资源和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成都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了文化强市步伐,加大了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力度;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以文艺院团改革、传媒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多个领域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因素重点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以“3211”战略为引导,全方位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实现传媒、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数字娱乐等多个产业共同发展。
(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提升,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成都市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方面做出了贡献。2006年文化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2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创造增加值9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比去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3.8%高出2.5个百分点,呈现增长加速的态势。[1]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增加值占我市地区生产总值(2750.48亿元)的比重达到3.3%,比上年3.2%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表1 2005~2006年文化产业主要指标比较
至2006年末,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有6203个,比上年净增加381个;个体经营户2.05万个,比上年增加约700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16.93万人,增加0.81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总数(640.14万人)的2.65%,比重比去年上升0.05个百分点。产业活动单位中,行政事业性单位519个,减少1个;行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92万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1.3%,比重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
(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破解“两张皮”,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并进
文化管理体制走出“两张皮”,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文化管理新体制。2006年,成都和绵阳市、雅安市被列入“四川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推进地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一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在推动机制、体制创新上取得进展。初步建立起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为全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构,建立了与各区(市)县和宣传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提出了文化、广电和传媒集团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思路,制订、完善了《成都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全市绝大部分区(市)县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办事机构,明确了目标任务,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取得新的发展,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在推动天府广场文化景观打造、特色文化旅游镇、郊野公园文化建设等重大项目上与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协同配合,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取得突破,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打造效果显著,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熊猫生态园扩建提升。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进度加快,金沙遗址博物馆基本建成,黄龙溪、洛带、平乐、安仁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