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
被赋予改革“试验田”、经济特区使命的厦门市,在改革创新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推出了一套具有厦门特色的效能建设举措,在促进厦门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自2005年福建省对各市开展绩效评估8年来,在有排名的7年中厦门的综合成绩均名列第一。
一 厦门市开展效能建设的主要做法
厦门的效能建设,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绩效管理为杠杆,以规制权力为重点,以督察问责为抓手,以增效促廉为目的,推动审批提速、服务提效、作风转变、勤廉双优,为厦门科学发展创造优质政务环境。
2000年3月,在时任省长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从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政务公开、行政规范和有效监督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厦门作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窗口”和“排头兵”,坚持把效能建设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标本兼治、加强廉政建设的一项综合性措施,以勤促廉,以廉促优,实现了政府机关勤廉双优。
(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变政府职能
体制机制是否顺畅、政府职能是否转变到位,直接影响机关效率和政府服务水平。厦门市坚持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一是简政放权。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较好地理顺了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关系。经过五轮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批从1177项减为357项,下放116项,修订、废止56件涉及行政审批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理顺存在职能交叉的行政审批31项。全面推进以社会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阳光工程”建设,将政府指令性配置改为招、拍、挂等市场竞争方式。将7个行政区调整为6个,将涉及城市建设管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的23项事权下放区级政府管理,理顺权责关系。推行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国有企业改制等,完善、规范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二是建立高效政务服务平台。建成市、区、镇(街)、村(居)四级行政服务体系并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三是强力推行马上就办制度。全市党政机关将“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落实到履行职责和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建设项目、企业注册登记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无偿代办、预约服务、绿色通道等举措,全市所有审批事项全部压缩在5个环节以内办结,2012年底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的40%以内(超额完成福建省政府60%以内目标),23.2%的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审一核”,即办件数量占比超过60%,市、区两级审批实现网上办理,81项审批实现网上预约、网上预审,27项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例如大学毕业生报到落户,实现全程并联网上审批,一分钟就能办理一名毕业生的报到手续。
(二)以规制权力为重点,促进阳光用权
廉洁是效能的基本前提,效能是廉洁的重要反映。权力运行不规范,不仅制约了行政效能的提高,也成为滋生腐败的主要根源。为此,厦门市坚持把权力的规范、公开运行作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全面理权确权,明晰权力界线。市本级共梳理法律、法规和规章2083部,依法取消行政权力95项,调整、合并行政权力1484项,确认行政权力7969项。各区共梳理法律、法规和规章2109部,依法确认行政权力11751项,依法取消行政权力20项。对确认的行政职权,统一编码,汇编行政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2100张,并对外公开。二是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颁布政府规章,在全市全面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39个市直部门共对510部法律、法规、规章中的3385条具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条款进行梳理,将其细化成10032个执法裁量标准,并建立集体讨论、法制审核、说明理由等配套制度。开展了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行政权力自由裁量权的试点工作,有效压缩了行政权力自由裁量空间。三是查找廉政风险点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防控。全市各级机关对各岗位行使的权力流程进行全面排查,市级行政机关共找出容易发生廉政问题的7818个薄弱点,依据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程度分为高风险点1555个、中风险点4007个、低风险点2256个,有针对性地建立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