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动向和核心内容体现在进一步完善系统性风险防范和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上,宏观审慎管理是今后一段时期金融监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趋势。目前,虽然我国的金融体系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但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必须重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作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对于提升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保持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宏观审慎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借鉴国际监管改革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和政策工具,对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提高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宏观审慎管理的发展脉络
“宏观审慎”这个术语在国际上提出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末期,而“宏观审慎”一词在公开的文件中出现是在1986年,BIS在一份欧洲通货常务委员会(ECSC)的研究报告“国际银行业近期创新”的部分章节中提出了“宏观审慎政策”这一概念。在报告中这一概念被定义为“广泛的金融体系和支付机制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到了1990年代末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宏观审慎重新受到关注。IMF在1998年1月份的报告——“健全的金融体系框架”指出了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性。IMF(2000)报告中提出了建立更完善的统计指标,来度量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即“宏观审慎指标(MPIs)”。这套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包括加总的微观审慎指标(Aggregated Prudential indicators)和宏观经济指标(Macroeconomic indicators)两个部分,其中微观审慎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和流动性指标等单个机构稳健的金融指标;而宏观经济指标则包括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通货膨胀率等影响金融失衡的重要指标。这些被纳入到了后来的金融部门评价计划(Financial Sector Assessment Programs,简称FSAPs)。
另一项关于宏观审慎的重要事件是,时任国际清算银行(BIS)总经理Andrew Crockett在2000年银行监管者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演讲。演讲报告中对比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这两种监管方法,认为金融稳定可以分为微观层面的和宏观层面的,而相对应的是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和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对宏观审慎主要特征的分析,在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的对比中给出了对宏观审慎较以往更加明确的定义,二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目的,以及影响经济运行的机制;与各自为达到不同的目的所使用的工具关系相对较小。报告指出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管理之间达到平衡,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BIS在不断试图对宏观审慎做出清晰的定义,认为宏观审慎指的是,为了促进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而不是每个单独的金融机构的稳定这一明确的目的,使用审慎管理工具[1]。BIS后来的讲话中也使用了这一定义并且作出进一步的解释说明[2]。FSB,IMF和BIS(2011)对宏观审慎的概念做出的定义是,它主要运用审慎管理工具减少系统性风险或者说整个系统范围的金融风险。定义中最主要的元素包括:目的,即限制系统性风险或者说整个系统范围的金融风险;分析的范畴,即金融系统整体及其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工具组合,即审慎管理工具以及特定指派给宏观审慎当局的工具[3]。此后,现任BIS总经理Caruana也采用了这一定义,并且进一步强调:第一,宏观审慎的概念界定不应过于宽泛,它并非涵盖一切影响系统性风险和金融稳定的工具;二是宏观审慎不应被视为总需求管理的工具,其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竞争政策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4]。
二 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的形成背景和过程
国际上普遍认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一是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二是来自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风险。对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表现在金融危机之前,资产价格走高形成了资产泡沫,而在危机爆发以后,资产价格持续暴跌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蔓延。此外,监管标准、会计准则以及信用评级等也存在顺周期性。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的风险,由于规模大、交易对手多、组织机构复杂并且与其他机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