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年01月 |
2006年,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主线,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大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全面、协调和稳定发展。
一 2006年辽宁省农业经济基本形势
2006年,辽宁省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保证了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增长,1~9月份,省农林牧渔业(含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到978.5亿元,增长7.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407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肉类、禽蛋、牛奶和水产品产量分别为245万吨、138.8万吨、56万吨和27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7%、9.3%、28.7%和5.5%。
1.粮食作物面积继续增加,粮农生产积极性高涨
2006年,辽宁省对种粮农民的综合直补资金规模达到了11亿元,调动了广大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06年粮食作物面积在连续两年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从省统计局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辽宁农民仍然偏重于粮食作物生产。在全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占84.7%,达3249.8千公顷,比去年增长2.20%。在粮食作物内部,玉米播种面积为2130.5千公顷,比去年增加2.60%,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5.6%;水稻播种面积为578.2千公顷,比去年增加7.45%,占17.8%;薯类种植面积为97.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4.53%,占3.0%;豆类播种面积为196.6千公顷,比去年下降8.44%,占6.0%;高粱播种面积为99.7千公顷,比去年下降7.50%,占3.1%。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除药材、油菜籽和西瓜增加外,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2.农民现金收入与消费支出均呈现增长态势
2006年,辽宁省围绕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支持力度。随着减免农业税、在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直补等支农、助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农产品价格稳步攀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使得农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据省统计局农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农民现金收入4072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3.3%。其中工资性收入1176.8元,同比增加279.5元,增长31.2%;家庭经营现金收入2526.8元,增加113.1元,增长4.7%,财产性收入85.7元,增加62元,增长261.3%;转移性收入282.7元,增加79.6元,增长39.2%。
随着收入的增加,加上我省组织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使得农村消费市场也日趋活跃。前三季度,全省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01.09亿元,同比增长14.13%,增幅接近城市的社会消费水平(14.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0.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5元,增长18.4%。在生活消费的8项支出中,除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减少外,其余7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消费支出人均625.2元,同比增加73.9元,增长13.4%;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73.4元,增加33.9元,增长24.4%;居住消费支出人均326.5元,增加105.2元,增长47.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人均79.4元,增加11.2元,增长16.4%;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人均244元,增加36.1元,增长17.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98.40元,增加37.2元,增长23.1%;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人均56.5元,增加12.3元,增长27.8%。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人均246.9元,比2005年同期减少6.3元,下降2.5%。其中,学杂费支出人均149.4元,同比减少19元,下降11.3%。
3.财政农业预算支出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2006年1~9月份,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业支出为471788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27.7%。同时,采取各项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到农村投资,促进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上半年,辽宁省农村投资完成191.4亿元,同比增长12.0%。为了促进辽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006年和2007年,省里计划拿出2.88亿元专项资金来支持辽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些资金的注入将有助于缓解辽宁农业产业化资金短缺问题,为辽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来生机。
4.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长
2006年前三季度,辽宁农产品(包括水海产品)出口保持增长,贸易额达16.6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3.3%。其中农业产品出口7.69亿美元,增长7%;水海产品出口8.95亿美元,增长19.2%。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主要为大连、丹东和沈阳,主要出口市场为日本、美国、韩国和欧盟。
5.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微涨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