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数据中心的概念起源于早期的计算机房和计算中心。目前一般指用于安置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外部设备,包括数据通信、存储系统、备用电源、环境控制(例如空调、消防)和安全设备等等的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快速地向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发展,特别是网络、视频和信息安全业务的急剧膨胀,全球和我国数字化的信息量均呈现出一种爆炸性增长的态势,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随之急剧增加。传统的、各单位自建数据中心的发展模式,由于受到能源、散热、场地、人才和成本的制约,已经难以为继。数据中心的产业化和第三方服务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由于需求庞大且与日俱增,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兴产业,成为新一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也使信息资源与能源和材料并列作为人类三大要素资源之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与数据中心建设和发展相关的政策、战略和布局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一 全球数据量急剧增长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数字化的信息量均呈现出一种爆炸性增长的态势。
美国南加州大学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1]称,1986年,纸式存储,如书籍和报纸,在全球信息存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为0.33%,而2007年则下降至0.007%;虽然按绝对值计算,在这20年间纸张的信息量仍然增加了两倍多。2000年,数字存储第一次成为主流存储,约占全球信息存储总量的25%,但仍有75%的存储信息是模拟格式,如录像带、X光片和书籍。2002年,数字化的信息量首次超过模拟格式的信息量;2007年,全球已有94%的信息存储为数字格式,人类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总量约为295EB[2],相当于4040亿张CD,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58%。
IDC公司早在2007年就对全球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过调查研究[3],结果表明,全球数字信息资源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IDC测算,2006年全球的数字信息量共约161EB,大约是现有各种书籍所含信息量的300万倍;IDC预测,2010年全球的数字信息资源总量约为988EB,平均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7%。IDC报告所得结论与南加州大学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
数据量的剧增带来数据存储需求的剧增。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Gartner报告指出,2008年美国企业存储阵列的购买总量为5.83EB,而2013年则将达到51.73EB,5年间增加9倍。2009~2013年,企业混合存储能力的总购买需求量将是2008年的20倍,达到121.67EB,与2006年全球数字化信息的总量相近。这是由于企业的数据量由GB级增加到TB级后,正在迅速地向PB级发展。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全球数据存储需求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5%~65%。因此,无论是需求方面还是供给方面,都可以验证全球数字化信息总量爆炸性增长这个大趋势。
过去10年,我国信息化飞速发展。与信息化相关的主要指标中,增长10倍以上的有移动电话用户数、计算机拥有量、网站数量;增长20倍以上的有互联网网民、IPv4地址数;增长100倍的有互联网域名数;国际出口带宽增长了近360倍;网页数量年增长率超过100%;社交网站年增长率超过30%;网络游戏和视频服务年增长率在40%左右,使用率在60%以上。
我国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同样导致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例,2010年9月,它拥有的23万种、46万册电子图书和全国各大报业集团的400余种核心报纸,总数据量约为460TB;预测到“十二五”末期,它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将达到一万TB,5年内增加21.74倍。阿里巴巴的淘宝网,2010年12月每天处理的数据量为1000TB(1PB),每日净增数据量为100TB。换言之,淘宝网一年累积的数据量将是国家数字图书馆2015年数据总量的3.65倍;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淘宝网每日净增的数据量还在加速增长!我国数字化信息量的急剧膨胀,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信息革命的本质是一场信息数字化的革命,信息革命越深入,数字化的数据和信息就越丰富,存量就越多;而信息化的结果实际上是在我们生活的物理世界之外,不断地映射出一个与物理世界同态的数字世界。许多已经数字化的数据和信息,将会作为人类文明和知识财富积累的一部分永远保存;也有许多数字化的数据和信息,出于各种业务(例如人口、银行、社保、医疗)的需要,不仅几乎覆盖全民,而且可能要保存50~100年,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