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信息化对于人类社会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它所触发的经济、社会转型和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不仅将重绘全球政治的版图,而且将影响每一个国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新定位,不论他们在工业化的历史竞争中曾经处于上游、中游或者下游。因此,认识信息化,驾驭信息化,以信息化谋发展,也成为每一个国家在信息时代必须关注的重大主题[1]。对于中国来说,千方百计地加快信息化进程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世界各国都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发展策略和优先领域的。就中国的信息化推进而言,最重要的是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2]。
在我国,信息化带来的数字鸿沟广泛存在。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城乡数字鸿沟”、“性别数字鸿沟”、“地区数字鸿沟”等。我们认为,了解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正确认识我国区域数字鸿沟,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衡量政策效果是必要且迫切的。
2008年,我们对全国31个地区2002~2008年的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建立信息化指数模型、搜集整理数据、选择以层次聚类法为主的分析方法,我们得到了2003~2008年全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发展情况,为决策者提供了诸多政策建议,也收获了多位专家、读者的宝贵意见。
在新的信息化发展形势下,为更全面地反映我国区域信息化发展情况,本报告在2010年报告[3]的基础上改进了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对中国31个地区2005~2009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
一 信息化水平指数和层次聚类分析法介绍
(一)信息化水平指数介绍
信息化水平指数(ILI,Informatization Level Index)从技术、经济、政府、教育和社会五个角度综合地测量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4]。在2002~2008年报告中,ILI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本报告在原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了“每百人互联网接入端口”、“个人计算机准备度”、“宽带接入普及率”3个三级指标,同时适当调整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指标体系和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化水平指数各级指标权重
续表
在改善的指标体系中,信息化水平指数更强调考察社会因素,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其权重达到了40%[5],其中代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三级指标“互联网普及率”以及“个人计算机准备度”相对于总指数的权重最高,均达到0.08,这说明该指标体系尤其关注互联网应用的相关指标。除应用之外,该指标体系认为技术因素,即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覆盖情况是影响信息化水平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其指标权重从原来的11%调高到20%。
(二)层次聚类分析法介绍
本报告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区域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信息化促进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易经·系辞上》有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聚类,简单地说就是分类,就是将类似的对象归在一起。层次聚类法有时也称为系统聚类法,它是一种常用的聚类方法。根据聚类分析中相似性测度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距离测度层级聚类分析和相关测度层次聚类分析。距离测度衡量的是样本之间综合的距离远近程度,而相关测度是衡量样本之间结构上的相似程度。[6]
在上一年的报告中,我们使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地区2002~2008年的信息化水平指数及排名进行了层次聚类分析。通过对31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指数值的距离测度分析,我们将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按高低进行了分类,并以分类为基础比较了各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时间距离。通过对31个地区二级指标排名的相关测度分析,我们对各地区的信息化促进因素进行了归纳,发现可以将31个地区归纳为18种不同的信息化促进模式。在本报告中,我们使用改善后的信息化水平指数指标体系,沿用距离测度聚类和相关测度聚类的分析方法对2005~2009年31个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由于我们对信息化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同时由于样本量的大小差异,本次报告得到的分类类别与结果和上年度报告略有不同。具体情况我们将在下文相应的地方进行介绍。
二 2005~2009年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发展情况
(一)2005~2009年我国31个地区信息化水平指数测算
信息化水平指数的计算方法:先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