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中国西部地区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报告

    作者:刘新华 李妮妮 出版时间:2010年11月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深,外资金融机构加快了在我国的扩展步伐。对于西部地区来讲,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速度和规模也在加快与扩大。然而,通过深刻分析外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内在机理,本文发现,我国西部地区目前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发展落后而且不平衡,内需增长乏力;内资金融机构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剧影响经济均衡发展等。基于此,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西部地区以来其本身的发展以及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认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西部地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西部地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内生需求增加和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tegration,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peeded up the pace of expansion in the whole China,the western areas is probably next step.However,throug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crisis,an incident and the role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we find that,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western Chin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a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ackward and uneven and weak domestic increasing demand,domestic fund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omogenization of vicious competition.Based on this,the paper anglicized the related data since 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and find out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those foreign banks to enter the western region are their endogenous needs of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financial environment.

    一 金融机构跨国扩张文献评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增加,金融管制明显放松。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大了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特别是加入WTO的五年之后,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种种限制逐渐取消。从1979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东京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至2009年在西部地区的外资银行营业机构已达25家,在华外资银行的营业机构已达400多家。由此可见外资银行正在逐渐深入中国市场。

    在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的理论研究方面,理论相对较少、文献也比较欠缺。以下是各文献对外资银行进入动因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多是关于美国、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其中对美国既作为母国又为东道国的研究最多。但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些理论仍然适合中国的情况,值得我们去借鉴。

    (一)获取利润机会的理论

    Aliber(1984)讨论了银行通过跨国经营寻求更多利润机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银行在母国经营的存贷差较低,而到国外市场能够获得较高的存贷差,就会有动力去国外市场开设分支机构,寻求获得更多利润的机会。Focarelli和Pozzolo(2000)利用28个国家143家银行的数据研究跨国银行在东道国市场上寻求利润机会的行为,结果发现,跨国银行进入的国家一般都是预期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国家。笔者认为,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动因是追逐高额利润、获取市场机会。我国高增长的经济预期、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低税率优惠政策、较高的资本收益率等对外资银行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之我国银行业效率低下、技术落后、主要以传统业务为主,不能很好地进行市场细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外资金融机构正是看到这种契机从而进入中国市场。

    (二)跟随客户理论

    Brealey和Kaplnis(1996)把对国际银行跨国扩张的研究扩展到37个母国和82个东道国的2000个海外银行机构,他们的研究表明国际银行分布与贸易和直接投资有很强的相关性。而这些直接投资属于银行的公司客户,对应于银行的批发市场。外资银行在我国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跨国公司、三资企业以及大型外向型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同时也积极拓展在华外籍人员、港澳台华人等优质中外零售客户市场。所以追随客户也是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一个重要动因。

    (三)优势扩张理论

    Grosse和Goldberg(1991)的计量经济文献证实了母国银行业的市场规模被视为决定该国银行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通过研究1980~1988年外国银行在美国的扩张情况与母国银行业市场的规模息息相关,间接证明了银行规模与进行海外投资动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与它们的分支机构在外国市场上存在的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外资银行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仅花旗集团的资产就达7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资产的总和。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软硬件设备优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提供的金融服务多样化,在资产证券化、银团贷款、中间业务、产品营销以及定价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是中资银行无法比拟的。

    (四)风险管理的理论

    Bernal(1982)认为通过在多个国家进行投资,跨国银行可以分散其业务和政治风险。Grosse和Goldberg(1990)研究发现母国政治不稳定的银行会在海外更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寻求获取更加稳定的收入流量的机会。我国政局稳定,政府经济政策有较强的连续性,有关银行的监督和控制日益规范,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这些都增强了外资银行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Leung等人(2003)运用生存检验方法,对1985~1996年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行的时机进行研究,发现银行规模、国际化程度以及中国商业机会的增加和政治环境的改善都是影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重要因素。

    国内相关研究也提供了相似结论:阎淬(2001)分析了影响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因素,认为外资银行主要是为本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服务。苗启虎和王海鹏(2004)认为,双边贸易额和外资银行母国在中国直接投资额是影响外资银行投资行为的两个重要因素。同时,母国的人均GDP也是影响外资银行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王晰(2005)证明银行规模、国际化经验、母国对华直接投资、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对跨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西部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