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
一 深圳市制造业规模、结构与效益分析
(一)深圳工业与制造业的规模与结构
1.深圳工业增加值比重由升趋降
图1显示的是2000~2011年深圳市三次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数据表明,以2005年为转折点,深圳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在2005年之前呈缓慢上升态势(其中2001年急剧波动),2005年后呈缓慢下降态势。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呈现由缓慢下降到缓慢上升的变化。自2008年起,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同时,在工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50.35%降至2011年的43.43%的同时,建筑业比重稳定,均为3.03%(期间有所下降)。这些变化表明,深圳工业对深圳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但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步下降是大势所趋。
图1 2000~2011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变化
需求结构对深圳产业结构具有巨大影响。深圳是外向型经济特征非常突出的城市,经过金融危机,2011年深圳市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出口贸易依存度分别由2010年244.27%、143.84%降至228.61%、135.55%(2010年和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按6.7∶1和6.35∶1计算),仍处较高水平。如此高的贸易依存度既表明深圳经济与国际经济密切相关,使得深圳第二产业和制造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经济增长和相关产业增长易受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1],包括趋于频繁的贸易摩擦的影响。
2.深圳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上升,增加值率提高
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2010年,深圳市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为44.1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86.53%,占GDP的38.23%,较2009年有所上升。
表1 2010年深圳市产业结构
2006~2010年,深圳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78.84%升至86.53%,增加值率也由0.2233升至0.2499,与此同时,非制造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由21.16%降至13.47%,增加值率由0.6182降至0.5836(见表2),表明深圳制造业的重要性和宏观经济效益得以进一步提升。
表2 2006~2010年深圳工业、制造业、非制造业的结构、增加值率变化
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深圳工业和制造业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根据《深圳市统计年鉴(2011)》,2010年,按工业大类划分,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的制造业产业名称和排序见表3。
表3 2010年深圳市制造业产业增加值比重排序
续表
表3的数据表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48.88%,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56.48%,在深圳工业和制造业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分别为9.79%、3.29%、3.25%和3.00%,是居于深圳第二至第五的制造业门类。
(二)深圳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及其变化
这里列出了2006年和2010年的深圳制造业分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增加值率,以及2006~2010年增加值率增长率和增加值在全部工业增加值占比的增长率,并按增加值占比增长率排序,如表4所示。
数据表明,增加值占比增长率为正值的18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3个行业的增加值率增长率为正值;增加值占比增长率为负值的12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的增加值率增长率为负值,表明增加值占比增长率与增加值率增长率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增加值率增长是增加值占比增长的重要原因。
表4 2006~2010年深圳制造业的增加值和增加值率变化
续表
(三)深圳工业增加值率的比较研究
表5列出了2010年国内10个主要城市的工业增加值率,这些城市2010年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00万元。比较显示,2010年深圳工业增加值率处于中上水平,在10个城市中处于第四位。
表5 2010年国内主要城市的工业增加值率
表6列示了2010年深圳市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的行业增加值率数据,并列示了部分行业2000~2006年美国和日本增加值率的数据[2]。比较显示,2010年深圳市这些行业的增加值率,均显著低于2000~2006年美国增加值率均值,也低于2000~2006年日本增加值率均值,表明深圳制造业效益与美国、日本的较大差距。深圳制造业与国内制造业一样,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仍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地位,这导致相关产业极易遭遇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