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深圳低碳发展的新探索——深圳“中荷低碳城”项目建设介绍
    ——深圳“中荷低碳城”项目建设介绍

    作者:“中荷低碳城”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2年05月
    摘要: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但又缺乏相应的技能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由深圳市政府、龙岗区政府与荷兰下一代基础设施基金会共同资助的中荷低碳城项目提供的合作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球标杆性低碳综合示范区”,示范区构想提供了一定的创新性和行业领先性思考。

    一 建设“中荷低碳城”的背景

    工业革命后,化石原料使用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量森林被迅速砍伐,人类活动破坏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动态平衡,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灾难。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末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随后召开了多次缔约方大会,讨论分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任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全世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项硬约束。

    2.我国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十一五”时期,我国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实现技能减排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3.必须借鉴世界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繁重,但又缺乏相应的技能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国际合作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也规定,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关资金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欧盟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荷兰10多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处于欧盟领先地位,其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二 “中荷低碳城”由来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也提出要“积极推进‘深莞惠’紧密合作,全面提升珠江口东岸地区整体竞争能力”。

    2010年,在市委书记王荣、市长许勤同志领导下,由唐杰副市长牵头,深圳有关部门先后对深圳龙岗及周边地区进行了现场调研,研究该区域与周边城市地区共同长远发展问题。同时,由荷兰下一代基础设施基金会与深圳市政府、龙岗区政府共同资助,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荷兰下一代基础设施基金会、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组成专家研究团队,就深圳龙岗与相邻地区的区域合作,从合作机制、产业定位、人口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下一代基础设施建设与新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开展整体战略研究,按照力争成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先行先试区的目标,提出了具有深圳特色的“国际生态城”战略定位。

    2011年3月,在深圳市政府和荷兰官方已开展的沟通和交流基础上,双方就合作推进深莞惠边界地区中荷生态知识城项目进展情况交换了意见,正式提出推动中荷国家间的合作。之后,又就项目和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广泛共识,并确定了下一步的合作重点和行动方案。

    三 “中荷低碳城”的战略定位

    1.低碳城概念

    气候组织给低碳城市下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低碳城市是在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下,通过政府、企业、个人和组织机构四个方面的努力,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碳源(Carbon Source)小于碳汇(Carbon Sink)的城市;它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产方式,倡导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低碳城市有一个相对于零碳排放的碳源小于碳汇的目标,即将“碳汇”纳入衡量体系,如果该城市的“碳的寄存体”可以承载已有的碳源,就相当于没有碳排放,这一目标既易于实现,也更现实;二是具有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产方式;三是低碳城市的主体和客体必须包括政府、企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