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省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得到大幅度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省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不少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如城乡教育失衡问题、校际差距拉大导致的“择校热”问题、“奥数班”问题、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违规招生考试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培养的教育问题,而且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严重损害教育公平,不利于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这些热点问题值得高度关注和认真思考。
一 陕西省基础教育概况
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当前,陕西省基础教育事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秋季,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全面启动,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学校建设以2008年“5.12”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加快了对危房危楼校舍改造的速度,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取得新进展;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推手,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和社会实践教学等课程得到加强,素质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覆盖面稳中有升
近年来,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2007年7月,我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目前进入“双高普九”(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阶段。根据2009年6月出版的《陕西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截至2008年底,我省小学阶段在校生2864809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59%,比2007年提高0.3%;初中阶段在校生1941810人,初中净入学率为99.55%,比2007年提高0.3%。
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略有上升。近年来我省学龄人口持续下降、初中毕业生数量不断减少,而同期高中生的数量略有增长。2008年9月,高一年级新入校生为322017人,比2007年增长0.93%;当年高中毕业生330531人,比2007年增长5.53%;2008年底高中阶段在校生共计946919人。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008年“5.12”地震后,学校抓紧危房危楼校舍改造,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科学规划,调整布局,整合教育资源,重建、撤并了部分学校。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小学14185所,比2007年减少2131所;共有普通中学2583所(其中初中1968所),比2007年减少54所(其中初中减少33所)。虽然学校数量减少,但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却得到了改善。全省初中学生人均校舍面积3.55平方米,比2007年增加0.29平方米;小学学生人均校舍面积4.77平方米,比2007年增加0.12平方米。
2008年全省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比例、体育器材配备达标校比例、音乐器材配备达标校比例、美术器材配备达标校比例,均比2000年提高20%以上。初中阶段理科教学仪器设备达标校比例、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比例、体育器材配备达标校比例、音乐器材配备达标校比例、美术器材配备达标校比例,均比2000年提高8%。
(三)教师师资水平明显提高
2008年全省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率有所提高。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99.19%,比2007年提高0.34%,比2000年提高4.38%;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7.35%,比2007年提高0.83%,比2000年提高19.22%;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89.59%,比2007年提高2.73%,比2000年提高20%以上。
2008年全省在小学任教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185人,本科生学历25397人;在初中任教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有819人,本科生学历56685人;在高中任教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包括博士)的教师有2615人。硕士、博士这样高端学历人才投身基础教育事业,这在2000年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四)对义务教育投资加大,“两免一补”政策顺利实施
为全面普及义务教育,自2000年以来,陕西省先后制定了针对农村地区、边远山区,以及特殊困难群体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等,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从2006年开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我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秋季,开始对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免学杂费政策。
截至2009年6月,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和书本费,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