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成都的改革之年。继2007年国家批准成都为国家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2009年5·12大地震周年祭前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都“试验区”方案,成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2008年也是成都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之年。成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运用国家化解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利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灾后重建和综合改革三大动力狠抓发展,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901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2.1%;[1]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33.7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
一 化危为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
2008年,国家促进内需、灾后重建以及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这三大因素使成都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出现新的发展特点。
(一)灾后重建提供新契机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四川10多万平方公里、91个县市、300多万家庭、1000多万人口受灾。在中央和全国的支持下,灾后重建迅速展开,成都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需求,这对成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契机。
重建为投资文化产业提振信心。震灾并没有使投资者对投资成都信心减弱。一项对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福建5省市400家企业的随机调查显示,72.5%的企业表示震后在四川投资很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对于灾后重建,有62%的企业认为是投资者的一次机遇。有302家被访企业对震后向四川进行产业转移持乐观或比较乐观态度。而调查在川投资经营的42家企业中,在被问及震后企业在川的经营投资决策方向时,52.4%的企业选择“维持现有经营规模”;38.1%的企业选择“继续投资扩大规模”,没有企业选择“撤出四川”。成都市委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就地震灾害对成都投资环境的影响,对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外交机构、国外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近200家机构为调查对象的调查也表明,89.58%的机构认为成都市投资环境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67.65%的机构表示如果近期有在国内中西部城市布局或投资计划,其首选城市仍然是成都。震后不少文化企业纷纷恢复或开始在成都的文化产业项目投资。
灾后成都文化项目更受国内外普遍关注和扶助。2008年5月22日,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腾讯公司就与成都高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将投资5.5亿元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成为汶川大地震后首个来蓉签约投资项目的企业。2008年6月22日,“国际影院航母”美国CMG国际影院正式签约进军成都,计划在武侯区红牌楼商圈投资1400万美元设立中国区的总部管理公司,并在2008年底前启动全国最顶尖的电影院线打造工作。2008年6月28日,山东威龙集团投资25亿元打造的大邑县雾山乡整体旅游开发项目全面恢复建设。大陆希望集团决定在成都新津投资亚特兰蒂斯黄金时代项目,于2008年9月破土动工。这个项目占地3000亩,总投资预计高达40亿~50亿元,建成后将包含一个大型主题公园、五星级酒店和高尚住宅区。
灾后援建的巨大投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资金环境。一是财政性资金。2008年震灾发生时,国家直接划拨抗震救灾资金700亿元,三年灾后重建,国家计划安排每年划拨800亿元,累计达到2400亿元。划拨资金主要用于城乡居民住房补助、人口安置、公共服务、公益性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等。二是社会捐助。大灾面前,全国累计捐款达到500多亿元,为历史上罕见。三是对口支援。上海等省市提出三年重建期间,每年将拿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支援成都极重灾区都江堰市重建。初步估计,仅上海市就有数十亿资金投放到都江堰市重建之中。四是金融注入。国家财政性投资将带动金融投资总计为1.1万亿元。在资金配置方面,资本市场融资则主要用于交通、通信、能源、工业、旅游、商贸和文化产业的恢复重建。五是国外贷款引入。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提供的灾后恢复重建优惠紧急贷款资金将与中央恢复重建基金配合使用,规划区的国外贷款项目因灾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则先由中央财政垫付偿还。
震灾效应拉动文化旅游消费。灾后关心灾区建设、莅川旅游人数增加,文化旅游消费很快恢复。成都宽窄巷子开街1个月就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接待境内外游客团60多个,每天营业额超过100万元。6月中下旬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