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农产品流通领域卖难买难交替出现的症结及其治理

    作者:智敏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卖难与买难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交替出现,减缓了农民增收,并对城乡居民日常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亟须通过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来缓解农产品的卖难、买难现象。本文在全国大背景下,结合陕西实际,分析了农产品卖难买难交替出现的症结,并提出了缓解该现象的路径选择。

    一 农产品流通领域卖难买难交替出现

    长期以来,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在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重城市、轻农村”,在农村工作中“重生产、轻流通”,导致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比较突出,且显现交替出现的特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农产品卖难、买难现象。2006年以来,陕西发生鲜活农产品卖难的现象,并且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①卖难与买难交替出现,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生产规模变动都有周期性特点,已逐渐形成了扩种—过剩—卖难—减收—买难的恶性循环规律。如食糖价格在2003年8月最低时为每吨1950元,之后一路攀升至2006年2月的最高价每吨5500元。很多蔬菜、水果频频出现上年价格偏高买贵,第二年肯定卖难的周期性问题。②技术要求低、规模易扩大的品种更容易出现卖难买难的现象。目前,市场出现卖难的农产品多为西瓜、芹菜、大白菜等普通的农产品,共同的特点就是品种普通、上市时间集中、技术要求低,生产规模容易扩大。③农产品卖难买难的季节性特征突出。出现农产品卖难的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买难的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夏季气候适宜蔬菜瓜果的生长,集中上市期间市场供应量突然增加,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

    2010年春夏间,受自然灾害以及种植面积减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以大蒜、姜为代表的部分农产品“炒作”乱象,表面上看这些农产品似乎很“抢手”,但其实更多的是人为操纵而加剧的市场短缺所致。炒作引发的离奇涨价,既不代表产品的真正价值,也未反映市场的真实需求。因此,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短期的、局部的某类产品的“热销”表象,不会改变周期性的、不同种类、不同品质农产品现实或潜在的卖难趋向。2010年下半年以来,陕西省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特别是“卖瓜难”、“卖芹菜难”等问题突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011年6月,据陕西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分局对全省10个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监测显示,生猪收购价格连续六周小幅上涨,陕西省市场鲜猪肉价格创2011年新高,比2011年初的价格上涨20.46%。一方面,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供大于求,凸显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等问题,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消费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卖难”与“买贵”现象并存。从长远看,陕西省农产品结构性、阶段性、季节性、区域性的卖难买难问题仍会反复出现并将长期存在。

    二 农产品卖难买难交替出现的症结

    一方面是农民的果蔬“欲卖无门”,一方面是市民拎着篮子“望价却步”,这种相对尴尬的“卖难”和“买难”现象交替出现,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陕西省农业小生产和流通大市场互相矛盾的局面尚未转变,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流通效率偏低。

    (一)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主体不对称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模式是造成农产品生产周期波动、卖难买难交替出现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有利于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应该长期坚持。但农民分散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力量弱小使得我国的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产品流通基本上还是以农民个体为主,单个农民处于分散经营状态,运销能力低下,市场信息闭塞,这就使得农民在农产品流通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市场谈判能力较弱,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他们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商品源,却很少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真正利益共同体的更少。受农产品流通体系与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不可能充分掌握整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也不可能对价格的走势作出明确的判断,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运销商提出的价格,农产品流通中的风险大多数直接转嫁到农民身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价格的形成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势均力敌的供求参与主体。而陕西目前的农产品交易过程中,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价格在形成过程中就存在不合理因素。“种粮的永远赶不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