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6月 |
一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历程
(一)创立阶段(1980~1987年)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以地处海淀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为依托,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它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80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陈春先等人,在中关村创办了第一个民营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先进技术服务部。随后,一批创业者顺应历史潮流,大胆冲破传统思想观念、传统科研和经济体制的束缚,从中关村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走出来,创办公司,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途径。
1981年3月28日,海淀区政府召开海淀区科技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和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本区的科学技术工作真正转移到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和中央书记处对首都建设的四项指示的轨道上来”的战略任务。
1982年8月23日,海淀区政府批准区科委、财贸办公室关于建立“科普一条街”的请示。
1983年1月,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批示,认为中关村的创业者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子,并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传达到各个阶层,充分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创业行为。
1985年3月1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为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初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型产业开发区。”这为中关村此后被批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中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肯定和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下,中关村科技人员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业激情,中关村踏上了“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创业道路,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关村的技术和产业发展,主要是围绕电子计算机的引进和应用进行技术开发、电子产品交易、技术咨询和服务。联想汉卡是这一时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汉化技术的代表。到1987年,中关村“菜地里长出了计算机”,各种以微电子产业为主的高科技公司纷纷出现,并初具规模,形成了148家的科技企业群,当年的科技企业总收入约为10亿元。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
(二)成长发展期(1988~1999年)
1988年5月10日,鉴于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群体发展的规模和条件,为推动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国务院批准发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在“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在海淀区划出一片范围,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由相互连接的白石桥路、海淀路、中关村路及附近区域组成,给予特殊的政策、服务,以鼓励、扶持高新科技企业。同时颁布了相应的18条优惠政策。至此,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成立。
1989年7月16日,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企业工作委员会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后,中关村获得了快速发展。1989年3月2~6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洽谈会,中关村21家公司共23个摊位参加洽谈,签订合同300万美元。这次洽谈会是中关村向外向型发展所迈出的新的一步。
1989年7月14~23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中关村82家新技术企业,500余项高技术产品共62个展位参加展览洽谈,中关村与国内1988家客户签订价值541万元的产品,意向订购价值1.5亿元,创汇400万美元,中关村有48项产品被评为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1995年9月,中关村还举办了国际科技园区协会第11届年会。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峰,全国掀起了新的科技创业的热潮。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1992年5月28日,试验区召开企业股份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