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3月 |
一 引言
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随着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1]转移。农业人口最终要向第三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承接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充当了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的容器的角色。
1978~2007年间,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量增加了0.11倍,第二产业增加了1.97倍,第三产业增加了4.1倍。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的就业开始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第二大产业。2007年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为32.4%,上升了20.2%,其绝对就业人数也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4917万人,增长约4.1倍,超过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就业份额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保持在20%以上并小幅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则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从1978年的70.5∶17.3∶12.2转变为2007年的40.8∶28.8∶32.4,如图1。我国就业结构的这一变动趋势与配第—克拉克定理基本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这表明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就业结构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图1 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及城市化
但我国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相对落后。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已高达7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在50%~60%之间,而我国是32.4%,比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还要低,因此中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仍然相对偏低。
1978~1996年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就业基本是同步提高,两者基本呈平行关系,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95年的29.04%,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则从12.2%上升到24.8%。1996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96年的30.48%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44.94%,而同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为26%和32.4%,城市化水平增速远远快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长,这样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就业之间就有了一定的差距,见图1。
本文第二部分对中国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就业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第三部分建模,第四部分是数据来源及处理,第五部分是实证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
对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Singelmann实证研究了实现工业化国家1920~1970年劳动力转移过程,动态比较的结果说明劳动力在城市非农业部门特别是服务业部门集中,研究发现城市化是促成一个国家由农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他首次明确了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库兹涅茨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和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均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大体是上升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基本是上升的。霍利斯·钱纳里指出,从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模式看结构变动存在两个特点:第一,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幅度相比,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明显滞后;第二,制造业就业的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农业就业的下降幅度。在工业化及结构变动过程中,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他们的这些研究成果均表明,经济结构的变迁过程主要体现为非农人口不断增加的城市化过程和服务业产值及就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服务业发展过程。Daniels(1994)通过计量分析检验了美国大、中、小城市的区域服务业成长,研究认为,城市形成的区域市场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扩张。
Muira等(1997)的研究发现,服务业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重与城市化密切相关,城市化促进了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增加。Tiffen(2003)认为,随着农业人口向城市的释放,制造业和服务业将获得较快发展,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吸引农业劳动力的转移。Chang等对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研究表明城市化通过服务业部门的扩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部门自给自足决定了其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而城市生活的市场倾向引致居民对于运输、零售等服务业的需求更大,城市化能够刺激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