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
一 上海城区的绿化发展目标
上海城区绿化发展的方向是:改造,提升,挖潜。改造是指对目前生态效应较差、生活文化服务水平较低的城区绿地进行植物群落、物种结构等的完善;提升是指增强上海绿地的自然属性,提升上海绿地的生态品质、景观效果和文化内涵;挖潜是指通过规划建绿与见缝插绿,积极拓展中心城区绿化用地和增加绿量。
1.改造
(1)绿地植物群落改造。从生态合理性的角度考虑,对目前乔灌草结构不合理的公共绿地、道路绿地、社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进行改造,主要建设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协调生长的近自然垂直型群落结构。在满足采光、通风等客观需要的前提下,减少草坪和灌木比例,减少常绿树木比例,因地制宜地增加小乔木或高大落叶乔木比例,提高生态功效,实现夏季有浓郁绿荫,冬季有充足阳光的适应上海自然条件特征的城市绿化,创造更多的枝下活动空间,行人或游人可以在树下自由通行、游憩、锻炼等而不受影响。
(2)绿地物种结构改造。乡土物种是最适宜本地的光照、温度、降水、热量、土壤等自然环境条件的物种,具有生命力强,病虫害少,生态持续,成本节约等多种优点,国际化大都市都非常注重近自然的园林绿化,大量采用乡土物种。上海已建绿地应当积极采用乡土物种和野生物种替代适生性差、生命周期短、养护成本高的外来物种。新建绿地要以江南的乡土物种为主,确需引进的外来物种要以引种历史长、已适应上海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物种为主,以提高上海绿地的生态合理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3)绿地生活服务水平改造。除少部分需要进行精品保护的城区绿地外,其他城区公园绿地要做到仅在养护时期对部分草坪、树木进行围栏保护,其余时间应完全对公众开放,使公园绿地、社区绿地、街边绿地等具有更高的可亲近度,居民可以零距离接触林荫、草地,在适合的区域设置坐椅等必要的配套生活休闲服务设施,满足行人或游人的休憩需要,使市民充分感受、体验和分享上海绿化成果。
2.提升
(1)提升绿地生态品质。上海应当借鉴新加坡的经验,积极建设中心城区的生态步道,把地理位置相近的主要公园绿地连接起来,提高绿地的连通度,建设网络化的绿地系统。要通过生态步道将城市水系与绿地相连接,实现绿网和水网的有机结合,共同构成更加贴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能和居民服务功能,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2)提升绿地景观多样性。上海地处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的季相变化并不明显,但在城市绿化中,可以通过巧妙的景观设计,以观形、看叶、赏花、望果、闻味等不同的景物素材组合,让市民无须远足即可充分感受不同季节的自然节律与生趣变化之美,创造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荫如织,秋季色彩绚丽,冬季阳光普照的城市绿化效果。通过乔、灌、草、花错落有致的空间层次配置,塑造自然流畅、活泼灵动的层次美感。通过传统景观植物与野生植物、果树,乃至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的有机组合,充分展现和谐自然、丰富多样的城市绿化景观。
(3)提升绿地文化内涵。将城区绿化与上海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当代文明相结合,与上海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融合,塑造不同的绿化主题,使绿化景观既有艺术观赏价值,又能有效展现上海的海派特色,创造内涵与底蕴更加丰富、深厚的上海城市绿化意境。
3.挖潜
(1)增补必要绿地。目前上海人均公共绿地的统计口径是根据户籍人口中的非农人口计算而得,未包括户籍虽不在本市,但实际已经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地区的本市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这部分人口规模庞大,并且事实上也要分享城市绿地资源,如果将这部分人口计算在内,上海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明显降低。即使按目前的统计结果,2006年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1.5平方米,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提出的指标要求是,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或等于12平方米,上海目前还略低于这一标准,如果按照常住人口重新计算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这一差距还将增大。而且目前上海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均只有3.2平方米,其中5个区低于这一均值,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明显偏低。因此,建议对目前的统计结果进行指标回归,以常住人口计算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对指标过低的区域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