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5月 |
2008年武汉制造业历经上半年的快速增长到第三季度出现下行拐点,全球金融风暴对武汉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冲击已现端倪。当前中央政府“保增长、促发展”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就业与调结构相结合的产业政策,以及武汉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阶段特征和“两型”社会建设,使武汉制造业未来发展危、机并存,充满挑战。
一 2008年武汉制造业发展基本情况
1.汽车机械、钢铁、光电子信息、烟草与食品是支柱产业
制造业的产业分布结构,反映了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在制造业总量规模中所占的比重。2007年和2008年1~9月武汉制造业中产值比重最高的是汽车及机械,其次为钢铁、光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烟草及食品和石油化工等,规模靠前的十大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的91.5%。
钢铁、电子信息、烟草食品和石油化工等产业同比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最慢的三个产业是石油化工15.6%、造纸印刷15.1%和纺织服装7.2%。总体来看,规模靠前的产业增速靠前,规模落后的(见图1、图2)产业增速也相对缓慢。
图1 2007年武汉制造业产业分布结构
图2 2008年1~9月武汉十大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2.钢铁和家电本地区产业集中度高
产业集中度[1]反映出资源或利润等集中的程度,如图3所示。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标准,钢铁和家电制造分别以近100%和93.64%的产业集中度,大大高于其他产业,属于极高寡占型的产业结构,石油化工、环保、烟草食品、汽车和机械都属于集中度较高的产业,电子信息属于轻度集中,而造纸印刷、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则是原子型的产业结构。武钢、东风、神龙、中石油等龙头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环保由于凯迪等优势企业的快速发展,产业集中度也快速提升,资源越来越向优势企业集中,但生物医药领先企业发展则缓慢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家电企业终端市场近乎完全竞争,但武汉的家电制造产业几乎被美的、海尔两家垄断,呈现极高的产业集中度,武汉本土家电制造业发展相当不活跃。
图3 2008年武汉十大行业产业集中度情况*
3.产业结构效益出现分化
武汉制造业实现利税最高的是钢铁,达到了147.54亿元,占33.5%,实现利税较多的还有烟草食品、汽车及机械,两个行业的利税占总利税的55.6%,电子信息9.07亿元、生物医药6.71亿元、造纸印刷5.71亿元、能源环保3.81亿元、纺织服装1.6亿元。石油化工、电力能源等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前8个月出现利润亏损(见图4)。2008年1~8月,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亏损560户,总体亏损面达到27.3%。从图5可以看出,亏损面超过1/3的有能源环保、纺织服装和造纸印刷等三个行业,钢铁、汽车和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烟草食品和生物医药亏损面均在25%左右,最低的是烟草食品,由于烟草和饮料行业的景气度较高,亏损面为22.5%(见图5)。
图4 2008年1~8月武汉制造业利税结构
图5 2008年前8月武汉制造业各行业亏损情况
4.汽车及机械装备、钢铁吸纳就业人数最多
2008年1~8月,武汉制造业共吸收就业人员57.95万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是汽车机械和钢铁,占就业总人数的57.4%,安置了近34万人就业。吸收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还有纺织服装、烟草食品、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平均每个行业解决了3万人左右的就业问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由于自身发展有限,在武汉没有充分体现吸纳就业的强大功能,反而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汽车机械和钢铁吸纳了最多的就业人口,凸显了武汉这两大行业与民生问题的密切关系(见图6)。
图6 2008年1~8月武汉制造业就业结构
5.高新技术产业抗风险能力强
机械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2008年1~9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9.4%。10月份电子信息产业逆势上扬,产值增幅环比提高17%。
6.高耗能产业能耗水平大幅降低
2008年武汉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继续增长,但能源利用率有所提高。2008年1~9月,65户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652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6.4%,万元产值能耗为0.93吨标煤,同比下降12%,武钢集团、武石化和晨鸣汉阳纸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大幅下降了14.13%、15.5%和22.5%。制造业总体能耗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