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要战线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基本实现了改革和发展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上海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也面临着需求的变化、质量的提高、结构的优化、体制的革新、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崭新的课题。在“十二五”规划前期,有必要对上海市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并根据未来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促进未来上海市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固的发展。
一 上海市高等教育的需求分析
1.人口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本地人口需求下降,外来人口需求上升
上海市户籍人口中18岁人群的规模可以看做高等教育生源的基础,根据对上海市户籍人口发展的动态预测模型,高等教育的本地生源在2006年达到最高,为19.55万人,之后就开始下降,2022年跌到谷底,为6.17万人,不到2008年的一半,2023年开始缓慢回升(见表1和图1)。其中,2007~2010年下降幅度较大,平均每年下降2.11万人;2011~2022年下降幅度比较平缓,平均每年下降0.41万人。而中方案下,2023~2030年以平均每年增加0.69万人的幅度回升。
表1 上海户籍人口中18岁人口的规模变化预测(2003~2030年)
图1 中方案下上海户籍人口中18岁人口的规模变化(2003~2030年)
本地生源在2022年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如果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上升与外地生源比例的上升不能与之抵消,上海高等教育的需求将出现萎缩的局面。事实上,上海市的普通高校录取率(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超过了80%,而且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未来12年上海高等教育阶段人群中本地生源不可避免地将逐年下降。由于上海聚集了大量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今后会招收更多的外地生源,这将改善当前上海高校本地化的现状,有利于高等教育公平原则的体现,也有利于城市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提升。
2000年,上海市外来人口中有12.2%,即47.38万人是18~22岁年龄组的。假设该年龄段外来人口的比例保持在12.2%不变,根据对上海市外来人口发展的动态预测模型,上海的外来人口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其中18~22岁年龄组人群规模将进一步上升(见表2)。中方案下,2010年18~22岁的外来人口达到90.30万人,2020年达到120.80万人。由于该年龄段的外来人口基本是打工群体,他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将对在职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有较大的需求。
表2 上海外来人口中18~22岁人口的比例和规模预测(2010~2030年)
2.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注重人文精神素养,引领未来社会发展
处于全球化冲击中的中国和上海将越来越开放和多元,各种价值理念充斥整个社会,社会风险随处可见。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对今后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
首先,在培养人才方面,未来的人才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很好地融合各种价值观,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在未来社会中的立足点,并能引领未来的社会发展。与小学和中学不同,高校对社会的开放程度更高,而且18~22岁的年龄也是人格基本定型的时期。高等教育要继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管是文科专业还是理科专业,都应该提供很好的人文通识课程,向学生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使青年在这段时期能发展全面的人格,提高精神文化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
其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方面,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以及教育的顶层组织,高校不能一般地定位于“面向”未来,还必须本着一定程度的超脱姿态,承担起引领未来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学职能的演变,依次经历了育人、科研与服务三大职能相继凸显的过程,如今的大学处于多种职能并存的局面,大学必须革新,承担起指引社会发展方向的责任。北京大学对中国人行动方向的指引,便是典型一例。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都少不了北大人士的领导与宣传;近现代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运动,尤其像“五四运动”这类影响现代中国发展方向的全国性运动,直接发源于北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