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应对老龄化高峰期:上海养老保障制度的结构改革与制度整合

    作者:左学金 肖严华 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摘要: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未来20年内,上海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即将到来,这对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上海人口变化的趋势、特征与影响,通过研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经验总结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解决上海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对策思路、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碎片制度整合,以便为上海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提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950年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到7.6%,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1]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上海早在197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社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急速变革之中,上海的人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海人口老龄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已经对上海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目前上海的人口变化趋势决定了上海正处于老龄化不断深化的阶段,未来20年之内,上海人口老龄化高峰即将到来。

    上海老龄化速度之快、程度之深,不仅给上海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如降低劳动力的相对供给,降低国民储蓄率和可投资率;而且对上海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即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需求(如养老保障、养老服务等)。因此,研究上海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措施与政策,极具紧迫性。

    本文首先分析上海人口变化的趋势、特征与影响,针对上海面临的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的挑战,通过研究上海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路径、经验总结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上海解决养老基金缺口的对策思路、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和制度整合,以便为上海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期提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一 上海人口变化的趋势、特征及影响

    1.上海人口变化

    (1)总和生育率变化。上海是全国最早提倡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地区,上海人口的变化受经济发展水平、生育观念转变、计划生育政策的多重影响,表现出率先、快速实现的显著特点。

    从表1、图1可以看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看,上海妇女生育水平一直在下降。上海总和生育率从1945年的4.64缓慢升至1957年的6.32最高点,然后开始急剧下降;进入1971年以后,开始了低于人口替代水平2.1的年代;进入1980年代后,降至1左右;从1994年开始低于1.0的水平,2003年竟然跌至0.64的最低点。这表明,上海人口学变化在1990年代初期前后就已经跨入人口学变化的新阶段:以持续近20年的极低生育率甚至自然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人口学变化。总和生育率下降得更早、幅度更大,导致人口老龄化程度更严重,速度也更快。

    (2)人口规模变化。上海是全国人口规模最大、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到2008年底,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1888.46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784.46万人(见表2、图2)。

    表1 上海市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1945~2008年)

    图1 上海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1945~2008年)

    表2 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1978~2008年)

    图2 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1978~2008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人口规模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增长。第一次是受政策因素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落实政策,大量知青返沪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迁入,1978~1990年,这一阶段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主要以上海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和自然增长为主要特征。

    第二次受经济因素影响,从90年代开始,以浦东开放开发为契机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带来的人口集聚迅速增强,这一阶段上海人口规模增长主要以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流入和户籍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为主要特征。

    (3)人口结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上海非农人口比例显著提高。197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所占比例为58.7%,到2008年迅速上升为87.5%,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这表明上海城市化进程取得迅速进展。

    第二,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城市的开放度明显增强,外来常住人口比重迅速提高(见表3、图3)。

    表3 上海市人口结构(1978~2008年)

    图3 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比例(1978~2008年)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常住人口结构打破了由原先严格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的人口结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大量外来常住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数量为2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77%;但是到2008年底,外来常住人口已经达到517.4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7.4%,比1982年提高了25.63个百分点。目前在上海常住人口中,平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