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一 新时期城市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2010年,世博会150多年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举办。上海获此殊荣,并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作为世博会的核心主题。这既集中折射出了普通民众从内心深处所发出的广泛民“声”,也契合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的时代特征,凸显了新时期提升城市民生保障水平的重要意义。住房、交通、环境、医疗服务、食品安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子女教育、城中村治安等等,与城市发展紧密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城市民生”的连续谱,为我们从城市视角审视民生问题提供了一个多棱镜。
(一)民生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最近社会上在广泛流行一个新词:“幸福力”,核心理念是讲幸福感,并将其看成是衡量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生问题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生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为“人民的生计。如国计民生”。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针对欧美社会贫富差距问题,提出“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兴办实业、发展教育”四大民生,并在1924年的《民生主义》中正式提出了民生的概念:“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平均地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尽快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国家实施了重工业导向的国家赶超战略,收入分配更多强调积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民生水平有大幅度提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家庭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以后,生产力获得解放,市场产品极大丰富。2001年,中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155美元提高到1042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彻底告别产品短缺时代,完成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1世纪以来,民生逐渐上升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重视民生事业的发展:首先,财政投入在不断增加。“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仅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就从2006年的538.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159.9亿元。在社会保障领域,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均标准由2005年的711元提高到2010年的1350元,翻了近一番。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山东莱芜市2009年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12.9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32.7亿元的40%。其次,体制机制在不断创新。重庆市突破住房单轨供给体制,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率先提出住房总量的30%~40%由政府保障、60%~70%由市场配置的“双轨制”住房供应模式。最后,民生事业的支撑体系在不断完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民生事业的支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城市发展中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当前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民生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大规模由农村转向城市过程中出现的民生问题。尽管近年来对城市民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城市人口规模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超大和特大城市,城市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以及医疗服务昂贵等一系列棘手问题。新近出现的“蚁族”、“蜗居”、“房奴”、“孩奴”等流行语鲜活地反映了新时期城市民生保障面临的严峻形势。城市民生问题凸显,主要原因及现状如下。
第一,城乡人口分布重心在向城镇转移。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这意味着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跨越50%的临界点,全国总人口中将有一半以上居住在城镇地区。根据这次普查结果,北京市非京籍人口共704.5万人,占比35.9%,每3个北京人就有1个非京籍外地人。未来20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每年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居住,解决城市民生需求已成燃眉之急。此外,中国城镇恩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