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北京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北京社会建设“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北京社会建设“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十一五”期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社会结构: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化;民生事业:从次级发展向优先发展转变;社会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等。其次文章指出了“十二五”时期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人口问题是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社会公平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的解决难度加大等。然后文章阐述了“十二五”期间北京社会建设展望:人口总量调控更趋严格,管理手段趋向多样化;政府将更加注重“主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交通拥堵和住房困难的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等。

    一 “十一五”期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十一五”期间北京经济总量由6970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大关,达到世界中上等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29.1∶69.6调整为2010年的0.9∶24.1∶75,提前4年完成“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2%左右”的目标。“十一五”期间,政府财政对教育、医疗和社保的支出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1.8倍、1.7倍和1.6倍,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建立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1]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也标志着首都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社会结构:从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转化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在城乡结构调整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一些做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虽然还保持在2倍以上,但这种差距基本上反映的是一种职业差距,是个人文化水平、教育程度、行业性质等因素造成的。城乡之间由于体制不同造成的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扭转。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市在城乡关系的界定上打破了原来城乡分隔的理念,开始走向城乡一体化。从此,城市和农村不再是两种不同体制的区域,而是承担不同功能的区域。

    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此举被誉为北京统筹城乡发展的发轫,从此郊区生态功能被认知和发掘,拉近了城区和郊区的距离。2005年,北京市56个部门推出了108项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折子工程”,到目前已经累计完成了520项。2006年底,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对各个区县未来5年的发展进行了定位分工,摒弃了过去城区、郊区的划分方法。北京整个区域分成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县功能定位,城市四类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008年12月,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讨论并提出《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北京城乡一体化目标,提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同步”加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统筹思路;实现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的“城乡衔接”等建议。同时,《意见》还突出强调了对改革创新的鼓励,如鼓励在绿化隔离带建设、土地使用制度、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先行试验。这标志着北京从机制、体制上全面走上了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市农村社会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比“十五”期间明显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一体化在就业、养老、医疗保障等领域实现了比较大的突破。

    五年来,京郊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62元,比2005年的7860元增加了68.7%,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达9%以上;同时,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工资性收入保持在60%以上。截至2010年底,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2484家,全市181.9万农民成为股东,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拥有集体股份的新农民。

    五年来,北京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发生了由表及里的变化。据统计,五年来各级政府累计投资200多亿元(平均每个行政村500万元),集中完善和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了本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共硬化街坊路7600万平方米,改造老化供水管网8000余千米,从而全面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污水处理设施600余处,改造户厕70余万座,由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环境面貌。

    农村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全覆盖,在所有乡镇建立了社保所,所有行政村建立了就业服务站。实行农民转移就业登记制度,将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全部纳入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