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辽宁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呈现许多问题,如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资源消耗型产业所占比重居高不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接续产业发展不足等。此外,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一定程度上“保增长”的短期目标也与“调结构”的长期目标产生矛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建立有利于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是辽宁当前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 辽宁优化产业结构成效分析
2009年前三季度,辽宁第一产业增长4.8%,第二产业增长13.5%,第三产业增长12.8%。总体来看,“十一五”以来,辽宁三次产业平稳快速增长。第一产业产值由2005年的882.4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302.0亿元,年均增长13.8%(现价,下同);第二产业产值由2005年的3953.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7512.1亿元,年均增长23.9%;第三产业产值由2005年的3173.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647.5亿元,年均增长13.6%。具体来说,三次产业结构及工业内部结构呈现如下一些特征。
(一)第二产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所占比重不断提升
2009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保持第一位(13.5%),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快8.7个和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1.0∶49.4∶39.6调整到2008年的9.7∶55.8∶34.5,其中第二产业上升了6.4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都呈下降趋势。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符合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趋势。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东北振兴战略的政策推动绩效,老工业基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另外由于沿海经济带开发等战略的实施,辽宁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工业投资,拉动了产值的快速增长。2009年1~8月,29个沿海重点区域新注册项目666个,投资总额1626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98个,合同外资额36.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1.8亿美元,占全省24%。大连实际利用外资30.57亿美元,占全省34%,预计全年将达59.3亿美元;丹东、盘锦和葫芦岛3市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都超过100%。
(二)装备制造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地位不断强化
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1.3%,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产值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5.17%,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16.2%,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40%。装备制造业对于工业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732.15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8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3.6%上升到28.7%,提高了5.1个百分点。自从2006年辽宁装备制造业成为辽宁的第一支柱产业后,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冶金和石化,如2007年其增长速度超过30%,而石化和冶金分别为8.6%和17.0%,装备制造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地位不断强化。
(三)高新技术产业平稳增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辽宁加快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步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9年10月底,全省已建成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共计703个,比上年同期增长26.5%。目前,在辽宁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有90%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预计2009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R&D)将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2008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189亿元,比2005年增长6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010.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0.5%。全省8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62.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04.5亿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放慢,上半年全省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811.39亿元,增长12.2%;实现增加值1050.23亿元,增长25.86%;实现销售收入3811.40亿元,增长21%。
(四)工业能耗水平下降,高能耗行业增长速度放缓,所占比重降低
2009年上半年,辽宁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86吨标准煤(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1.9%。在39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占71.8%;仅有11个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
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9.5%的六大高耗能行业,2009年上半年完成增加值1324.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2%,比上年同期低4.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