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trend,the media function and affect of the Micro blog in China.
当下,微博看上去很“火”,其热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发展快,微博网站数量猛增,用户规模节节“攀升”。
第二是功能强,微博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能。
第三是传播热,微博元年,明星开博,微博文化席卷天下。
第四是影响深,颠覆媒体,改变一切,微博简直“神”了。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2010年微博发展比较快,其传播功能也很强大,但问题在于,微博真有那么“神”吗?当被高热度传播的微博现象大大遮住微博本身时,当微博几乎要被演绎成神话时,恰恰是需要反思微博乃至给“热”微博泼点“冷水”之时。
一 微博兴起:顺应网络大势,发展比较快但没那么“火”
1.微博源于美国,是顺应网络大势的必然产物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 Blog),也称迷你博客(Mini Blog)。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在网络上转向移动化,在终端上更为适合手机等掌上通讯工具,在表达上更为口语化、碎片化,从长篇大论的写作、日记变为140字之内的“闲言碎语”、“语录”,在媒介属性上从个人门户转向社交化平台,在技术和功能上更注重融合博客、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网页游戏以及多种API接口的应用。
世界第一个微博网站Twitter于2006年3月诞生于美国,之后Twitter发展迅猛,独立用户数量在2010年4月突破1亿户,2011年1月超过2亿户。
2.2007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微博网站,2010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Twitter的示范效应下,2007年,“叽歪”、“饭否”、“做啥”、“腾讯滔滔”等纷纷上线成为中国第一批微博网站。2009年以来,随着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和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推出微博服务,微博网站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2010年1~12月,中国大陆推出微博服务的网站数量从17家增长到88家,猛增417.6%。[1]在这股微博热潮的助推下,预计微博服务在2011年会进一步推广,大有成为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的基础应用之势。
3.2010年微博用户增长迅速,但没那么“火”
用户规模是衡量新媒体应用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微博用户数量在2010年不断被刷新。2010年10月,新浪称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000万户。新浪2010年全年财报宣布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户。[2]腾讯、网易也纷纷宣布自己的微博用户已过亿。此外,2010年1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亿人。
尽管这些庞大的数字听起来很可“喜”,但是要知道Twitter的2亿用户是实实在在的独立用户,而注册用户、访问用户数量相比于独立用户则是“注”了不少“水分”的统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微博用户规模是6311万户,网民渗透率13.8%,在互联网应用中排第16位。[3]作为权威机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字说明,2010年,中国微博用户过亿只是个美丽的“童话”。
2010年很“火”的微博其用户远远不及博客(2.94亿人)、社交网站(2.35亿人)、网络论坛(1.48亿人),与社交网站2009年1.76亿的用户规模相比也还差了一亿多。
也许,微博真没那么“火”。
二 微博功能:Web 2.0的集大成者,很强大但没那么“能”
1.微博:简约化、集成化和开放化的社会化媒体
在技术与功能上,微博最大的特点是简约化、集成化和开放化。
发微博是微博最核心的功能,作为博客的简约版,微博适应手机短信传播和现代人较快的生活节奏,允许用户在140字内发布多种媒介形式的文本,正因为这140字的限制,使得微博内容短小、口语化,易操作和传播,与博客相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帖门槛,能提高用户的参与度。
缔元信调查显示,用户使用微博的原因之首就是简短的形式更方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见图1)。
图1 用户使用微博的原因
微博集成了多种发布渠道,用户可以跨网络,通过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等多种终端发布,同时还集成了手机短信、即时通信、社交网站、网络游戏、新闻聚合(RSS)的多种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发布消息和多媒体文件。开放化主要表现为微博内容一般是公开发布的,允许任何人阅读、评论和转发。此外,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微博在人际互动方面也有很强的功能,通过相互关注、构建微博群等方式建立社交网络,强化和优化“我”、“你”、“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