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2009年9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认定武汉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完善我国高技术产业基地布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技术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全球科技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谁抓住了产业变革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目前,发达国家已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危机、提振经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对于中国来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我们立足当前、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抉择。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造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培育新的竞争力,是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逐步拓展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青山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以及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带动和辐射整个“武汉城市圈”、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
建设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是国家面向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布局,将对武汉东湖高新区和武汉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 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
(一)主要目标
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湖北武汉科教资源优势,按照“强化特色、拓宽领域、高位嫁接、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大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力度,积极承接海内外先进技术和产业的转移,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在国家创新体系和产业布局中的层次,辐射带动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武汉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环境最优、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
到2015年,武汉市高技术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成为武汉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战略技术产品,造就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武汉市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居于全国前列,局部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1.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到2010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到2015年达到6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3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的比重达到40%。全市形成10~15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形成3~5个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若干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和领先水平的高新技术名牌产品群。
2.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领域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战略技术产品,力争光通信、激光加工、数控设备、生物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地球空间信息服务等特色优势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同期水平,部分领域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力争到2015年,武汉成为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和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新材料、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力争到2015年,全社会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3%以上。国家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达到2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3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个,各类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达到100个,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30~40个。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超过120人,造就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