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王伟光
  男,汉族,1950年2月出生,山东海阳人。1967年11月参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研究生学... 详情>>
李 扬
  1951年9月出生,籍贯安徽,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 详情>>
李培林
  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社会... 详情>>

    武汉市新兴产业发展的选择研究

    作者:张建华 郑文 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摘要:近年来,武汉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三次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发展形势十分喜人。然而,武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还不强,支撑产业仍属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还主要依靠资源的巨大消耗和资金的巨额投入。在当今社会资源短缺和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这类产业将面临严峻考验,势必给武汉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隐患。因此,为了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使经济发展兼具总量优势和质量优势,武汉应该从单纯依靠要素的高度投入转变到追求要素效率的提高上来。这就要求武汉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推进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拓宽工业增长的需求空间和产业空间,带动经济增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整体竞争力。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先对武汉市所处的工业阶段进行判断,再分析武汉市工业发展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应武汉发展的新兴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武汉市现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三次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发展形势十分喜人。然而,武汉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还不强,支撑产业仍属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还主要依靠资源的巨大消耗和资金的巨额投入。在当今社会资源短缺和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下,这类产业将面临严峻考验,势必给武汉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隐患。因此,为了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使经济发展兼具总量优势和质量优势,武汉应该从单纯依靠要素的高度投入转变到追求要素效率的提高上来。这就要求武汉积极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在推进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新兴产业的培育,拓宽工业增长的需求空间和产业空间,带动经济增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整体竞争力。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先对武汉市所处的工业阶段进行判断,再分析武汉市工业发展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应武汉发展的新兴产业。

    一 武汉市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衡量工业化阶段演进的指标主要有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城市化水平等五个方面。

    1.人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根据人均GDP的情况,以1978年美元衡量,将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郭克莎在2000年将钱纳里的检验结论进行了扩展,得到了以1996年美元进行衡量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人均GDP为1240~2480美元、2480~4960美元、4960~9300美元和9300~14880美元分别对应工业化的第一、二、三、四阶段。2008年武汉市的人均GDP是44290元,按照2008年的汇率进行换算为6336.20美元(2008年汇率按照6.99人民币/美元计算)。但是为了使2008年数据能与1996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利用美国GDP平减指数(以2005年为基期,1996年的GDP平减指数是83.088,2008年的平减指数是108.483)与1996年的人民币-美元汇率(按照8.31人民币/美元计算)进行换算,将2008年的人均GDP按1996年的不变价进行计算为:4082.08美元。按照钱纳里、郭克莎等人的划分方法,武汉市处于工业化的第二个阶段。

    2.三次产业结构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形变化。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到20%或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至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构成中占较大比重时,工业化就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至最高水平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成为GDP构成中最大比重时,工业化就到了成熟期,开始向后工业化阶段即发达经济过渡。从武汉市2001~2008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产业调整正在稳步进行: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在逐年下降,到2008年时,只有3.7%;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在50%附近振荡;到2008年,武汉市的三次产业构成为:3.7∶46.1∶50.2(见表1)。总体上,武汉的工业化程度在不断地提高,发展重心已经慢慢地开始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通过西蒙·库兹涅茨的经验判断,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

    表1 武汉地区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

    3.就业结构

    按照库兹涅茨统计分析的标准模式,以第一产业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分布作为指标取值,可以将工业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产业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50%以上、30%左右、20%以下时,工业化阶段分别对应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从武汉市的就业结构可以看到: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从2001年起,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率逐渐下降,8年来减幅已经达到了6%;产业重心逐渐的从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自2004年起,武汉市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就只占全部就业人员的20%以下了(见表2)。根据库兹涅茨的经验判断,武汉市的就业结构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

    表2 武汉市历年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

    4.工业内部结构

    霍夫曼通过设定霍夫曼系数(制造业中的消费资料工业和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净产值之比)把工业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资料工业相对发展不足,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生产资料工业发展提速,霍夫曼比例约为2.5(±1);第三阶段,生产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均衡发展,霍夫曼比例约为1(±0.5);第四阶段,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