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05月 |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武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强民生”的政策,实现了经济稳定较快发展,有效保障了武汉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统计调查显示,2009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达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85.02元,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增长12.8%。
一 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特点
(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走势看,武汉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9年增幅前高后低,逐步趋向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达20547.2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85.02元,增长10.0%。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一季度5268.24元,增长14.8%;上半年9702.42元,增长11.9%;三季度14070.09元,增长10.9%(见图1)。
图1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增幅出现逐季走低的原因:一是2009年元月1日起,武汉市统一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增幅为10%;同时,为帮助低收入群体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从元月份开始提高了城市低保标准,增幅达21.0%。总体上拉高了年初的增长幅度。二是自2008年下半年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贴套改;自2008年8月1日,全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中心城区上调幅度达20.7%,抬高了2008年下半年的增长基数。
从结构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主体,2009年,武汉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2780.37元,增长12.5%,占家庭总收入的62.2%,人均工资性收入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7.7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全年人均经营性净收入为1593.88元,增长16.1%,增幅比可支配收入增幅高6.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长平稳,全年为5905.70元,增长11.3%。财产性收入增幅回落较大,全年为257.51元,仅增长3.1%,增幅比上年度回落71.1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武汉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
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下半年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贴套改翘尾因素影响,拉动工资性收入增长。二是2009年市财政新增拨款10亿元兑现全市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同时还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及失业保险金标准,拉动了工资性收入增长。三是上调了养老金和离退休金标准,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拉动了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四是随着经济复苏的加快,股市、房市逐渐走强,居民投资信心回升,带动了财产性收入增长。
(二)农民人均纯收入
从走势看,由于在统计上,前11个月统计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年底换算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所以从走势上只能看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变化。我市1~11月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月度增幅呈波动增长态势,最低增幅是5月的10.8%,最高增幅是2月的18.5%,波动幅度为7.7个百分点;累计增幅保持着14%左右的平稳较快增长水平。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增长12.8%,自2007年起连续3年迈上5000元、6000元和7000元3个台阶,农民收入增长较多。
2009年武汉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月度增长情况见图2。
图2 2009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月度增长情况
从结构看,在全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提高,贡献最大,为3038.1元,增长17.8%,占纯收入的42.4%,占比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拉动纯收入增长7.2个百分点;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最高,但增速最慢,全年为3669.1元,增长7.6%,占纯收入的51.2%;非生产性收入增长最快,全年为453.7元,增长25.9%,增幅是纯收入增幅的2倍多。
表2 2009年农民人均现余收入增长情况
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在金融危机来临后,尽管武汉市像全国一样面临农民工返乡的压力,但武汉市委、市政府采取切实措施,积极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本地就业和创业,在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中,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就达1143.1元,增长22.7%,有力保证了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二是武汉市近年大力推进的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建设等政策效应逐步发挥,提高了农民二、三产业的经营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来自二三产业纯收入人均达893.5元,增长18.7%,增幅高经营纯收入增幅11.1个百分点,高全部纯收入增幅5.9个百分点。三是武汉市加大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工作力度,各种涉农补贴确